合肥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小说:吴之荣,真小人的可怕之处

网络整理 2019-05-20 最新信息

小说:吴之荣,真小人的可怕之处

李廷枢是江苏吴江人,顺治三年中进士,被选为庶吉士,升翰林院编修,后谋得浙江粮道的职位。明清时期,沿江沿海各省份缴纳的米粮,由水路运往北京,称漕粮。官方设漕运总督一人,为正二品官。其下设专管漕运事务二人,即为督粮道,又称粮储道,主要职责是监督征收粮食和押运粮船,并任命地方上的压运官。这个位置颇有实权,是官场上公认的肥缺。李廷枢当然不是省油的灯,利用自己的职务欺上瞒下,几年下来,捞了大把的钱财,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贪官。

吴之荣,祖籍江西抚州,旗下人,顺治7年开始担任归安知县。此人一贯善于钻营,论起下作的程度,比李廷枢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吴之荣为达目的从来不择手段,出了名地心狠手辣。当时他得知浙江两位督粮道中,进京押漕的不是李廷枢,而是另外一个满族出身的督粮道。为了讨好这位督粮道,他送去大礼,而给李廷枢的却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礼物。官场上的潜规则是有好处见者有份,最忌讳的是分赃不均。李廷枢绝非善良可欺之辈,听说这位吴知县看人下菜、狗眼看人低,不由得勃然大怒,赶忙派人搜罗吴之荣的罪状,准备上告揭发,给他一点颜色瞧瞧。

没想到吴之荣在归安县耳目众多,得知此事,玩起了无间道,也派人搜罗李廷枢的罪行,准备以牙还牙。

两个人屁股都不干净,恶斗的结果是狗咬狗——满嘴毛。这件事情越弄越大,甚至惊动了远在京师的顺治皇帝,搞得浙江总督、巡抚也很没面子。李、吴所作所为,引起朝廷震怒,自然无人再敢充当保护伞。浙江总督为了向皇帝交差,不顾两人的分头行贿,将二人革职查办,查得李廷枢侵吞钱粮折合白银六七万两之巨,吴之荣当县官几年民脂民膏也没少捞,查下来也一样的数目惊人。按照上面的指示,两人因为贪污数目巨大,同时被判了死刑,入狱等待处决。但两人在官场上混了多年,都有自己的靠山和关系,在狱中指挥家人大把花钱找关系,竟然能够让死刑一拖再拖。两人就这样在牢里呆了六年,到顺治16年,皇帝大赦天下,同时被赦出狱。但是朝廷要对两人追缴过去贪污的赃款。

两人经过这一番生死搏杀,虽然倾家荡产,但毕竟死里逃生,竟然在斗智斗勇中起了惺惺相惜之心,互相觉得对方人才难得。出狱后不久,两人就尽弃前嫌,结成了儿女亲家。这正应了一句古话:“鱼找鱼,虾找虾,乌龟王八结亲家。”这件事也可以看出两人虽然都是大清政府的公务人员,却都是没有原则和操守的小人。

两人虽然出狱,但朝廷要追缴的几万两赃款一直象大山一样压在身上,所以都在等待时机寻找发财的路子。

首先是李廷枢嗅出了庄氏《明史》案的潜在价值。庄家是当地有名的大富豪,只要敲诈得法,弄点钱还不是小菜一碟。他立即花了六两银子从书店里买到一部《明史》,兴冲冲翻了一遍,觉得大有文章可做。李廷枢深知自己如今犯了罪被革职,无权无势,根本吓唬不了庄家,只有依靠官府的力量才能搞到钱。

官场上的事,关键在于善于整合各种社会关系。李廷枢想到了自己的学生陈永命。陈永命是现任湖州知府,满族人,李廷枢是他中进士时的老师,二人的关系非同一般。

李廷枢抱着书来到知府衙门,直截了当地对陈永命说:“这套书奇货可居,搞到钱别忘了分我一杯羹。”陈知府对恩师的思路和打算拍掌叫绝,同时对天发誓要为恩师办好这件事,并许诺自己不拿一分钱,以报答恩师栽培之恩。

有其师必有其徒,敲诈勒索这一套,大清朝哪一个官员不是轻车熟路?老师一走,陈永命马上派人四处放风,说庄氏《明史》的问题很严重,上面的领导很生气,正准备严惩。不久,庄允城就知道上面又要查《明史》的事,尽管他在京城里三个衙门已经备了案。但是小心驶得万年船,庄允城还是不敢托大。庄允城让人打听了一下,话是从知府衙门出来,免不了再找人与陈永命沟通,准备破财消灾。湖州城不大,一个有钱,一个有势,庄允城很快找到陈永命手下的一个小官。这个人从中穿针引线,很快就达成了一个幕后协议:庄允城出3000两银子给陈永命,陈永命缴回书籍刻板,全部劈毁,把《明史》案压下去。

李廷枢自从出狱以后,手头一直很紧,眼巴巴等着自己的知府学生敲到钱分一点给自己。不料一等半月却毫无动静,没奈何只得厚着脸皮登门询问。没想到原来信誓旦旦的学生现在变得态度冷淡,一副爱理不理的模样,把上次李廷枢带过去的那部《明史》还给他,告诉说庄家的事没啥大问题,已经处理完毕,就吩咐端茶送客。李廷枢当然不是傻瓜,也猜到陈永命把庄家打点的钱独吞了。想到自己辛辛苦苦为人作嫁,人家吃肉啃骨头,自己连点汤汤水水都混不到,不由得悲从中来,哀叹自己命运不济,连学生都耍自己。李廷枢没有弄到钱,却也不甘心就此罢休。他想到了自己的亲家吴之荣,想当年吴之荣区区一个县令比自己小上好几级,敢与自己斗法,最后搞得两败俱伤,此人确实是个难缠的主儿。吴之荣的厉害李廷枢是深深领教过的,况且这家伙出狱以后同样面临朝廷追缴赃款的压力,所以,李廷枢揣着那部《明史》又敲开了吴家的大门。

这个时候的吴之荣在干什么呢?吴之荣大赦出狱后,还欠着朝廷要追缴的赃银8万两。正在无路可走的时候,自己的昔日部下施鲸伯伸出了援助之手。施鲸伯曾经在归安县任粮书,当时的县令是吴之荣,这两人曾经狼狈为奸,是“一起分过赃”的关系。当时的施鲸伯已经升任浙江刑厅的书办,为了感谢吴之荣过去的提携,就用百姓的名义,声称愿意给吴之荣捐钱还清赃款,条件是吴之荣必须到湖州。原来,清朝初年的政策规定,每逢国家庆典以及工程建设等事情,地方上的有钱人可以主动捐款报效朝廷。这本来是朝廷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采取的手段,而各级官员则乘机勒索富户中饱私囊。这有点象承包制,国家拿走该拿的,多收了就是自己的。吴之荣做过多年的知县,敲诈富户弄钱这一套是老手,浙江的总督、巡抚也希望多多创收,所以就批准吴之荣到湖州。

吴之荣到湖州后,就施展手段弄钱。湖州的富户知道这个人不好惹,虽然目前失势,但难保以后不东山再起,所以抱着破财消灾的心理送钱给他,少的人送几百两银子,多的人送上千两银子,三年下来,吴之荣个人就诈得10万两银子,除了还清了赃款,还盈余了不少。

常言道,人心不足蛇吞象,吴之荣当初只是弄钱还债,没想到湖州人有钱也好诈,就想着瞅准机会大捞一把。就在这时候,李廷枢带着《明史》来找他,吴之荣觉得大买卖来了。

吴之荣旗下出生,曾经是满人的包衣奴才,对于满人的诸多忌讳了解得一清二楚。庄家《明史辑略》中的史料来源大多是明朝野史笔记,书中所写明亡清兴的历史往往站在明朝的立场上,比如对于清朝皇室先祖不称尊号,直呼其名,对于清兵和降清明将称“贼”,把满人崛起称为“兹患”不称为“龙兴”。这种写法对于刚刚入主中原的满洲贵族来讲,是有损朝廷体面的悖逆事件。所以吴之荣很有把握这回要大发了。官场上的事没有不透风的墙,张武烈、陈永命等人从庄家得到钱,吴之荣也是有所耳闻的。这个时候吴之荣的心理有点像后来鲁迅笔下的阿Q:和尚动得,我便动不得?自己平白无事在湖州3年还弄了10万两,这么个大把柄抓在手里,还愁弄不到大钱?

吴之荣兴致勃勃地带着书直接找到庄允城,准备探探风声。庄允城深知吴之荣的为人,看到他捧着《明史》前来,知道他不怀好意。

但庄允城自恃上下官员都已经打点好,几大衙门都已备案,根本没有把吴之荣这个罢免县令放在眼里,一言不合,就下了逐客令赶人。吴之荣上门敲诈碰了个钉子,觉得很没面子,自然不肯罢休,这个面子不找回来,以后在湖州地面上怎么混?

于是,吴之荣决定向高层举报,准备拿赏钱。

清朝初年,朝廷为了镇压地方百姓的反清复明活动,在地方上实行军事管制,当时地方上最有权力的并不是总督、巡抚,而是手握重兵的八旗将军。凡是地方上发生的大事需要向皇帝报告,照规矩应该由将军领衔上奏。吴之荣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老官混子,对这一套官场游戏规则自然了如指掌。所以,吴之荣首先跑到杭州,到浙江将军柯奎那里去举报庄氏《明史》涉嫌谋逆。柯奎是凭着军功登上高位的武夫,也没有细细研究吴之荣送上来的书,听说这套书有反清内容,立即下令严查,并准备向朝廷报告。

庄允城得知吴之荣向柯奎告发,马上准备找人打通柯奎的路子,免得事情搞大了不好收拾。庄允城这次找的人叫梁化凤。梁是柯奎手下的苏松提督,武进士出身,特别能打仗,年轻时候犯下死罪,靠庄家大把花钱才得以死里逃生。现在庄家出了事,梁化凤当然不能不帮忙。梁化凤拿了庄家不少银两,转送了一部分给柯奎,恳请上司放庄家一马。柯奎得了银钱,又因为梁化凤是自己手下最能打的部将,平日全靠梁从风建立功勋,就有心卖这个人情。于是,柯奎派人把书退给吴之荣说:“我是武官,管不了文章的事”,不愿意受理此事。这样,吴之荣费了老大的劲,还是不了了之。

吴之荣丢了官,主要靠敲诈弄钱,在庄家栽这么大个跟头,以后谁还买账?吴之荣拿庄家不下,深感郁闷,忽有一天随手翻阅那部《明史》,发现书的版心是“清美堂”字样与庄廷龙的岳父朱佑民家牌匾一摸一样,又来了精神,觉得庄家攻不下,不妨先敲诈朱家。吴之荣觉得朱家比庄家更有钱,朱佑明本人几乎是一字不识的文盲,只要跑过去用“逆书当斩”的大话一吓,朱家立刻就会送上白花花的银子。

令人没想到的是,朱佑明脾气比庄允城还要倔。当得知吴之荣为诈钱而来,朱佑民一句客套话也没说,就挥挥手地把吴之荣赶出了家门。吴之荣灰溜溜地离开朱家,恨得咬牙切齿。

吴之荣看这条路也走不通,只好硬着头皮再次来到庄家,声称只要庄家送他一些钱,让他面子上过得去,这事就这样算了。但庄允城自从通过梁从凤攀上了柯奎这个大后台,觉得腰杆子硬了,你吴之荣区区一个犯官,跑到庄家来挣什么面子?所以也就没好脸色给吴之荣看,不仅如此,庄家还买通了湖州守道张武烈,准备派兵把吴之荣押解出境。

可吴之荣贼心不死,临行前借着辞行准备讨些盘缠钱上路。吴之荣厚着脸皮来到庄家和朱家,结果两家地男人都躲了起来,却让妇女跳出来群起辱骂,搞得他很没面子。就在吴之荣被骂得七窍生烟的时候,守道张武烈派了一队官兵来把他押解出境。拿人钱财,与人消灾,张武烈的手下一直把吴之荣送到了吴江才往回走。吴之荣在湖州三年,发现这个地方的人钱多,胆子小,敲诈钱财容易得手,怎么愿意离开这里?庄家买通守道张武烈把他赶出湖州,分明要断他的财路。对于一个撤职官员来说,财路就是生路,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,这一下庄家把吴之荣得罪大了。

本文作者:云雷国学(今日头条)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toutiao.com/a6692512089782616590/

声明: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,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;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,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

Tags:顺治帝   浙江省   明史   小说   清朝   满族   江苏   湖州   秦庄襄王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