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明朝文武双全的军事人才——武状元,究竟有多厉害?

网络整理 2019-06-02 最新信息

我记得小时候最早接触到“武状元”一词,还是通过周星驰的电影《武状元苏乞儿》,后来读过史书才恍然大悟,原来武状元早在唐朝时就已创立,但真正兴盛的时期,却是从明朝开始。

本以为只要会些武术把式,经过层层比武摘得头名,就能当上武状元。

明朝文武双全的军事人才——武状元,究竟有多厉害?

《武状元苏乞儿》影视剧照

后来我才知道,武状元也要进行重重考试,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“文化科”,不仅能打,知识储备也必须丰富,所以但凡能中武举者,足以称得上是文武双全。

以上为我个人调侃,真正意义上的武状元,其实是军事才能异常突出的全面型人才

明朝天顺八年,即公元1464年正式设立开始,经过数代皇帝的运作,到崇祯帝即位时,整个武举考试体系已非常完善。

而主要考试的内容,则分成两项:

一是军事技能,通俗来说就是“武”,分“弓马刀枪”等。

二是军事理论,通俗来说正是“文”,分“谋略兵法”等。

所以我们可以把整个武举体系,看作是从明英宗开始,有意设立成一整套军事人才培养体系,目的在于培养出全面型的军事人才,类似于咱们现在所说的“国防生”,但能被称得上是武状元的,则是万里挑一的佼佼者。

明朝文武双全的军事人才——武状元,究竟有多厉害?

嘉靖五年“武状元”——孙堪

那么最早的武举制度,是因何诞生呢?

首先明确一个时间点,据《明太祖实录》里的记载,武举应是在吴元年,也就是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前提出的一个设想,但并未全面展开具体制定工作。

(注:“吴”为朱元璋建立明朝前所用年号,大概时间为1366年到1367年之间,后来平定南方割据势力,等时局稳定,朱元璋登基后,这才改年号为“洪武”。)

《明史·选举志二》:武科,自吴元年定。

虽然自吴元年开始就确定要设立武举制度,但实际上在朱元璋执政的三十多年里,却始终没能付诸实施,所以在洪武年间,我们可以认为当时的统治者,只是在理论层面进行了一些讨论与探索,但具体的武举制度却并未落实。

明朝文武双全的军事人才——武状元,究竟有多厉害?

直到天顺八年,也就是明英宗朱祁镇驾崩,明宪宗朱见深即位时,才将武举正式列于律法之内,并下诏:

立武举法。凡天下贡举谙熟武艺之人,兵部会同京营总兵官,于帅府内考其策略,于教场内试其弓马。——《明宪宗实录·卷十》

明朝文武双全的军事人才——武状元,究竟有多厉害?

明宪宗·朱见深

到这一步,武举制度算是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开端,但考试制度其实非常简单,例如

《明宪宗实录·卷十》:兵部会同京营总兵官,于帅府内考其策略,于教场内试其弓马,有能答策二道、骑中四箭以上、步中二箭以上者……以为取士之法也。

诸位且看这句话的意思,可谓言简意赅,负责组织武举考试的部门与官员,是“兵部”联同“京营总兵官”,然后在帅府内考策略,也就是我们通俗说的“文化科”,再到教场内考弓马,在这个过程中,但凡能答对两道题,骑射中靶四箭以上,步射中靶两箭以上,就能被录取为武举。

所以这种简单的考试制度,只是武举初始阶段的制度,对于大多数行伍出身的学才来说,几乎没有什么难度,所以当时录取的人数也很少,《明宪宗实录》里说:

所取不过一二名,至七名为止”。

因此我们不难看出,这时的武举制度仅仅还是一种尝试,大明朝廷仍未正式确立整体的制度,甚至现在来看,这种仅仅是答对两道题,射中几个靶就能录取为武举的考试,显得有些糊弄,那么明朝正式推出较为全面的武举制度,又是何时呢?

答案是弘治六年,即公元1493年,很难想象自朱元璋在1366年提出设立武举的想法,已经过去了整整一百多年。

明朝文武双全的军事人才——武状元,究竟有多厉害?

明孝宗·朱祐樘,年号弘治

在此期间,武举考试制度共经历了三个阶段,也就是从最初的设想,到制定出简单的雏形,再到较为全面的制度,而在弘治六年,大明朝廷终于颁布一整套“武举格”,对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,以及考试时间都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规定:

弘治六年定、武举试策二道。

文理优、韬略熟、及射中式者、升二级。

文不甚优、射虽偶中、止陞一级。

虽善行文、射不中式、及射虽合式、策不佳者、俱暂黜以候再试。

后每六年九月一次考试。

凡再试不中者、发回原籍、供本等职役。

如策不佳、即不许骑射。或答策虽佳、不能骑射者、亦黜。

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这段史料啊,看着虽然很复杂,但其实含义非常好理解。

第一条就是说弘治六年制定,武举要先进行两道“试策”。

其中文策优秀,韬略熟练的,以及弓马等中靶多的人才,职升二级。

而如果文策不优秀,弓马射箭也是不太好的人才,则只升一级。

再然后是,虽然文策很优秀,但弓马却不及格,亦或者弓马很优秀,然文策不及格,则暂时取消录取资格,等下次再重新参加考试。

然后就是规定的考试时间,每六年一次的九月金秋进行。

如果有第二次考试还不中,那就只能发回原籍,该干嘛干嘛了。

最后,就是文武两样都不合格,或者能答题,但身体素质很差乃至于无法骑射者,也一样不予录取。

明朝文武双全的军事人才——武状元,究竟有多厉害?

当然这套考试制度,也算是暂行办法,从各方面来看仍旧有所欠缺,并不完备,直到崇祯皇帝即位,经过上百年发展的明朝武举制,在借鉴“文举”的基础上,逐渐形成了一套包含乡试,会试、殿试三级考试制度的完善体系。

《明史·选举制》:中式者,兵部同总兵官于帅府试策略,教场试弓马,是为会试。崇祯四年,武会试榜发……逢年、元璐以时方需才,奏请殿试传胪,悉如文例……武举殿试自此始也。

且每三年举行一次,这大大缩短了择才的周期,使更多人拥有了参加武举的机会,且中举者的待遇也有一定提高,比如考中武举可以参加“赐宴”,这在古代,几乎可以算是光耀门楣的待遇了。

明朝文武双全的军事人才——武状元,究竟有多厉害?

《清代紫光阁赐宴图》(抱歉实在没有找到明代的,此图为清代殿试赐宴,仅供参考)

到此,也就是发展到崇祯四年,整个明朝的武举考试制度,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规范化,系统化的定制,虽然照比后来的清代仍旧不算完备,但已经较之前的武举发展有了重大进步。

既然说完了史料,咱们就来说点儿深入的东西,也是史书上大概率不会出现的内容。

我个人认为,既然从明朝开始兴起武举之风,除了代表皇权统治者想以此巩固统治的目的外,也能展现出一部分的时局特征。

首先援引安徽大学历史系学者李晴,于2017年发表的《明代武状元籍贯分布数据》来看,有史可考的明朝“武状元”共有52位,其中有45人籍贯可考,而在这45人中,只有9名北方人,其余36人全部出生于长江以南,且大多数为沿海地区,如浙江,上海,广东等地。

明朝文武双全的军事人才——武状元,究竟有多厉害?

明代武状元籍贯统计表

这组数据反映出一个什么问题呢?

答案正是由于明初倭寇猖獗,导致长江以南的沿海百姓尤其崇武,这种特殊背景也驱使当年的南方武风尤盛,也直接体现在武状元的出身与籍贯上。

另外我个人认为,明朝后期,乃至到崇祯帝,迫切推行此前一直未能完备的武举制度,本质上也是受到辽东边患的影响,众所周知明朝末年辽东边关一度告急,使得明朝统治者迫切需要建立起更加强大的国防力量来应对,而支撑国防体系日益强大的因素,除了财力与资源等,最重要的当然还有“军事人才”。

所以通过推行武举制,能有效选择出真正具有军事才能的“将才”,以此增强国防体系,应对日益艰难的战势局面。

而我还有一个不同的看法,因为明朝时的武官制度是世袭制,比如“公侯伯”可世袭,指挥级别以下的武官也可世袭,“都督”等需要军功才能升任的军中要职人员,虽然子嗣不能直接世袭都督职位,但当其本人寿终后,子嗣却可继任指挥使,也可看作是世袭。

明朝文武双全的军事人才——武状元,究竟有多厉害?

明朝武将绘图

所以在世袭制度的影响下,很难保证这一部分军事将领全是高素质人才,势必会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,因此为了能打破固有的世袭制度所带来的弊端,推行武举制,以才择将,便能最大程度的将真正富有军事才能的人挑选出来,不断为国防体系注入新鲜血液,最终便能促使整个国防体系日益强大。

综上所述,总结来看,为何在上百年的时间里,武举制度始终不能完备,而到崇祯时期的明朝末年却趋于系统规范,我个人认为正是由三个原因导致:

第一,明初的局势较为稳定,国力昌隆,虽然沿海地区受到倭寇的长期侵扰,但总得来说国家整体局势安定繁荣,从政治角度考量,推选武举制的意义不大。

而且大家不要小看推行某种制度,或者国家提出某种设想的意义,但凡是国家层面提出的设想或计划,都会对民间释放出极大的信号,会最终引导民众的行为与选择。

比如明朝统治者制定武举的这一举措,就会给民间释放出极大的政治信号,间接引起百姓人人尚武的风潮,如此便对发展经济有一定的懈怠作用,毕竟在国家局势稳定的时候,唯有大力发展文化等软实力,才能刺激经济增长,因此在明代前期与中期,整个国家始终处于重文轻武的氛围,只有南方沿海地区的百姓才大多尚武,这是由于倭寇侵扰的特殊原因导致,而一旦全国百姓得知上层统治者释放的“推行武举信号”后,将会在潜意识里刻意把子孙往“武举人”的方向上培养,或者说是引导,那么势必就会导致文化上的部分社会资源,逐渐向尚武的意志倾斜。

明朝文武双全的军事人才——武状元,究竟有多厉害?

明·仇英《清明上河图》

我们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很好理解了,打比方以前我们都觉得国企很挣钱,能在国企工作,就是抱住了金饭碗,所以涌现出一大波国企工作热潮,父母纷纷把以孩子送进国企工作为荣,但后来国家出台了相关的公务员政策,又恰逢国企下岗大潮,老百姓就会在接收到“公务员更吃香”的信号后,积极鼓励自家孩子去考公务员,那么新一代的年轻人,就会出现不愿意去国企做工人的现象,长远来看,这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自然有所影响。

明朝时的武举政策初期不积极推行的原因,依我所见也是如此,考虑到国泰民安,局势稳定,明朝统治者没有必要加大力度推行武举制,而且民间尚武,对于统治者来说也是潜在的隐患,就比如明朝末年,由于尚武风潮的影响,农民起义不断,这就是明朝历代皇帝所不愿看到的局面。

因此武举制度在明初虽然由朱元璋提出设想,但并未得到实际发展,根本原因正是由于稳定的国家环境,而纵观明朝武举制度的发展史,也与整个明朝的发展史和时代大背景息息相关,我们甚至能透过武举制度的“一变再变”,来看出明朝国家局势的“一变再变”。

第二,又到了老生常谈的宦官专政问题了,虽然我曾多次写过明朝的宦官如何祸国殃民,但就本文所探讨的问题,则不得不提。由于宦官横行,朝野腐败,导致整个大明官府对朝廷的剥削日益加重,仅是当年宦官“八虎”之一的刘瑾,每年通过压榨得来的金银就高达“千万”,更别提各地官吏了。

因此宦官横行的最终苦果,直接作用于普通百姓身上,比如洪武元年的赋税,每亩仅为三升,但到了英宗即位时,却飙升到三斗之高,整整涨了十倍,老百姓甚至为了重税连自己的肚子都吃不饱,自然迅速导致阶级矛盾彻底激化,因此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总是起了又平,平了又起。

(注:《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》:明代1升大米(精米)约合1.5斤,10升=1斗,因此3升大米约为4.5斤,而3斗大米则约为45斤。)

明朝文武双全的军事人才——武状元,究竟有多厉害?

“八虎”之首:刘瑾

由于这种阶级矛盾的不断激化,就导致了民间不断涌现出尚武的风潮,人人积极习武,最终迫使国家将这部分底层能量进行疏导,或者说是人才资源合理利用,如此一来,人人尚武的民间氛围就为后来推行武举制奠定了基础。

第三,到了崇祯时期,由于明朝中后期的宦官专政,党争激烈等历史遗留问题,外加后金政权于关外崛起,大肆举兵侵扰,以及各地农民起义不断,如此内忧外患之下,就最终迫使崇祯皇帝想要从根本性上提高国防军事的整体实力,也正因此,经过了上百年的各种转变,武举制度最终在皇帝本人的大力推行下,得到了长足且完善的发展,并最终形成三级考试的定制。

比如崇祯本人亲定殿试武状元,前后共五次,这是之前的明朝皇帝们所没有做过的,但当时的局势真称得上是“内忧外患”,寝食难安的崇祯皇帝接手了一个烂摊子,为了尽最大可能选拔出优秀的军事人才来应对这种攸关局面,崇祯皇帝才大力发展武举制度,乡试,会试、殿试组合而成的三级考试程序也就此确立,考试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,虽然还是以军事技能和军事策论为主,但难度也相应增加,变得更为深入,就连中举以后的授官标准,也进行了统一规划,还有细节也变得更加完善,比如在考试过后,会由兵部张榜、待遇方面也有和文举相同的赐宴,这些都是完备体系中的组成部分,我们也可看出到了崇祯时期的武举制度,已经将各方面都考虑周全。

所以武举制度发展到这一时期逐渐趋于完整,而探讨其背后的本质原因,正是为复杂的时局所迫。

明朝文武双全的军事人才——武状元,究竟有多厉害?

明思宗·朱由检影视剧照

综上,便是我个人思考的观点,也欢迎读者朋友们多多补充,而说到武举这一特殊制度,也的确很符合明朝的时代特征,毕竟明朝从开国,甚至在开国之前就始终伴随战争在成长,长期处于这种国家安全受到不同威胁的情况下,就会使明朝统治者心存忧虑,从而为了巩固统治,就会逐渐重视军事人才的选拔与培养,使国家资源尽可能的向军事进行倾斜,说起来其实难免会有些感慨,毕竟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,总不是我们表面看到的那么容易,比如新闻里提几句生活多好多好,国外多坏多差之类,而是每个人站在各自的角度与层次,看到的信息从来不同罢了。

(当然我并非否认国家宣传美好的正面作用,只是想借此阐明一个观点,请大家不要误解,谢谢。)

最后总的来说,看问题要看全面且深入,如果当时的明朝统治者在早期就意识到军事人才选拔的重要性,从而更早的推行武举制,那么历史也将被改写,但客观来看,这或许也是为我们后人敲响了警钟,国家整体意志与氛围,不能过度侧重于某一方面,而是应全面发展,光崇文,势必就“过软”,光崇武,一味穷兵黩武,又于经济不利,所以唯有全面发展,“文武双全”,才能长治久安,使百姓安享太平,共谱盛世华章。

——————

关注作者:钱品聚,了解更多历史与文化趣闻,带您发现更大的世界~

明朝文武双全的军事人才——武状元,究竟有多厉害?

——————

参考文献:

《明史·选举志二》:武科,自吴元年定。

《明史·选举志二》:弘治六年定、武举试策二道。文理优、韬略熟、及射中式者、升二级。文不甚优、射虽偶中、止陞一级。虽善行文、射不中式、及射虽合式、策不佳者、俱暂黜以候再试。后每六年九月一次考试。凡再试不中者、发回原籍、供本等职役。如策不佳、即不许骑射。或答策虽佳、不能骑射者、亦黜。

《明史·选举志二》:中式者,兵部同总兵官于帅府试策略,教场试弓马,是为会试。崇祯四年,武会试榜发……逢年、元璐以时方需才,奏请殿试传胪,悉如文例……武举殿试自此始也。

《明宪宗实录·卷十》:立武举法。凡天下贡举谙熟武艺之人,兵部会同京营总兵官,于帅府内考其策略,于教场内试其弓马,有能答策二道、骑中四箭以上、步中二箭以上者……以为取士之法也。

《皖西学报2017年8月第33卷第4期:明代武状元地理分布研究》安徽大学历史系学者·李晴:

明代武状元地理分布研究 - 中国知网

本文作者:钱品聚(今日头条)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toutiao.com/a6697524937650864643/

声明: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,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;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,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

Tags:明朝   明宪宗   朱元璋   明英宗   明孝宗   崇祯   武状元苏乞儿   唐朝   明史   射箭   武术   文化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