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南北朝之孝文帝大变革:北魏的迁都与汉化(孝文帝拓跋宏属于哪个民族)

网络整理 2022-05-19 最新信息

南北朝之孝文帝大变革:北魏的迁都与汉化

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180,《两晋南北朝史话》连载23(点击蓝字可查看上篇),欢迎收看。

太和十四年(490)冯太后死,24岁的孝文帝亲自掌握了朝政大权。

北魏皇帝跟十九国五胡籍大多数帝王一样,始终具有部落的遗习,而且从塞北一小块苦寒局面膨胀到华北平原的庞大领域,君臣们已深感满意,安于南北对峙的现状。所以一连四次对南朝刘宋的攻击,在性质上都是防卫性的,并没有一统华夏的伟大志向。

直至第七任皇帝拓拔宏即位——他是北魏第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君主,当然受的是纯汉化的教育,因为鲜卑没有文字。这使拓拔宏对汉民族文化,盲目崇拜,认为汉民族一切都是进步的、好的,而他自己鲜卑民族一切都是落伍的、坏的。

因此,为了进一步缓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,实现他统一中国的理想,孝文帝在冯太后改革的基础上,实行了以汉化为中心的一系列改革。

01、迁都洛阳

在实行汉化改革前,孝文帝把都城迁到了洛阳。

北魏前期的都城是平城(今山西大同),当时它在抵御、进击柔然、高车,进据中原等方面起过重大作用。但到孝文帝时代,在这里作为都城已经越来越不适合了。

从政治上说,它不是全国中心地区,不便于统治中原广大地区;面对着日益严重的中原人民起义,它显得鞭长莫及。

从经济上说,这里气候寒冷,土地贫瘠,交通不便,无漕运之路,经常发生灾荒。

从军事上说,北魏统一北方后,北方柔然、高车等威胁已不严重,北魏的战略方针是向南方发展,要进攻南方,要利用中原的人力物力,这里作为都城也不合适。

此外,最主要的原因是:孝文帝要放开手脚实行汉化政策,也必须离开平城这个鲜卑贵族守旧派集中的地方。

但是,迁都并不是一 件容易的事。它会触动在平城有田地财产的鲜卑贵族的切身利益,必然遭到他们强烈反对。孝文帝深知这一点,因此,他为迁

都费了一番心计,不惜使用诈术。

太和十七年(493),孝文帝在朝廷宣布要南伐萧齐。尚书令元澄(即拓跋澄)不知孝文帝意图,出来反对,孝文帝大怒,说:“国家是我的国家,你想阻我大计吗?"

退朝后,孝文帝向元澄交了底,说:“刚才我发火,是怕你阻碍我的大事。我实话对你说吧,平城从来是用武之地,非可文治,移风易俗,十分困难。现在全国不统一,我想迁都洛阳后,进攻南朝,统一中国,你看如何?”元澄恍然大悟,表示积极支持。

这一年秋天,孝文帝亲率步兵、骑兵30万南征。

北魏此时距开国已107年,漫长的岁月使暮气已深,贵族们已到了第三代第四代,早习惯于生活的享乐,根本忘了南方还有敌人,更没有扩张国土的雄心,对这项突如其来的军事行动,内心充满畏惧。队伍好不容易抵达洛阳,又遇连绵大雨,士气更为低落,都不愿再前进。

孝文帝拓拔宏却恰恰选择降雨最大的一天,披甲上马,命继续前进。亲王大臣们围上来,苦苦请求取消这次进击。拓拔宏最初拒绝,后来表示让步,乘机对大家说:“这件事在朝堂上早已决定。现在兴师动众,南下征讨,却如此不明不白的结束,如何向国人交代。如果你们不愿南伐,就迁都洛阳,也可自圆其说。欲迁都者左,不欲迁者右。"

鲜卑贵族大臣们虽不愿迁都,但更怕南伐,相继站到了左边。迁都洛阳的事,就这样决定了。

孝文帝派元澄回平城对鲜卑贵族做些说服工作,又命卫尉卿于烈留守平城,命尚书李冲负责洛阳都城的营建工作,自己则到邺城暂住。

太和十八年(494),他又亲自回到平城,对群臣做说服工作。孝文帝说:“王者以四海为家。平城在恒山之北,不宜做帝王之都。我们祖先也常迁都,什翼犍营建盛乐,拓跋珪迁都平城。我们迁都也无不可。”又说:“我迁都洛阳,是为了让子孙渐渐学会汉人美俗,见识广博,如果永居住在代北,就会像面对墙壁一样无知。”

这样,到下一年(495),平城的文武百官和六宫后妃都迁到了洛阳。为了缓和鲜卑贵族的情绪,孝文帝允许他们一些人冬天居洛阳,夏天回到平城。

南北朝之孝文帝大变革:北魏的迁都与汉化


02、全盘汉化

迁都以后,孝文帝着手改革鲜卑旧风俗,从各方面积极推行汉化政策。太和十九年(495),在太子行冠礼的仪式后,孝文帝引见大臣,问道:“你们认为移风易俗好,还是因循守旧好?"答曰:"愿圣政日新。”再问:“你们想圣政的好处仅本身享受,还是要传之后代?"答曰:"愿传之百世。”

孝文帝说:“既然这样,我们必须实行改革,你等不得违背。”

接着,孝文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鲜卑旧俗的措施:

第一,改服装。以汉服代替鲜卑旧服。鲜卑人皆穿夹领短衣窄袖,这是适应骑射的游牧生活,现在改穿汉人褒衣博带服装。在朝廷上,官吏的服装也仿照南朝的官服。

第二,改语言。太和十九年(495)下诏,不得在朝廷上讲鲜卑语。30岁以上的习性已久,不易改变,讲鲜卑语不算犯禁。30岁以下要降爵黜官。

第三,改籍贯。迁都后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,死后不得归葬平城,葬于洛阳北邙山。

第四,改姓氏。改鲜卑姓为音近或义近的汉姓;鲜卑的复音姓氏为单音汉姓。如皇族拓跋改为元。因为鲜卑人以“土”为 "拓",土是万物之元,因而改“元”。又如丘穆陵改为穆、步六孤改为陆、贺赖改为贺、独孤改为刘等等。《魏书·官氏志》中记载了100多个胡姓改为汉姓。

第五,胡汉通婚。太和二十年(496),孝文帝将汉族第一等士族崔、卢、李、郑、王五姓之女收为妃嫔,同时又命五个皇弟把前娶的王妃降为姬妾,另娶汉族高门女子。北魏公主或宗女大约也有40多人嫁给汉族高门。

第六,改官制。太和十五年(491),孝文帝大定官品。当时南朝王肃投降到北朝来,帮助孝文帝改革官制。所以新的官制大多与汉魏南朝官制相似。北魏的官制重门下省官,多以门下省的侍中辅政。中书省的中书监令,出纳王言,也很重要,尚书省不过是听命受事而已。

上面这六项措施,都还是好的。但是下面的两项措施,孝文帝却作了错误的选择:

第七,建立门阀制度。把五胡十九国时代中受到彻底破坏的士大夫门第制度,用行政力量恢复,并使它跟政治制度结合。在本来等级疏阔的鲜卑人的社会结构中,生硬的制造出新的门第。

太和十九年(495),孝文帝下诏制定门阀制度。鲜卑族除帝室元氏外以穆、陆、贺、刘、楼、于、嵇、尉八姓为最高,称为“国姓”。

汉民族则以郡为单位,每郡选定作官人数最多而官位又最高的姓氏,称为“郡姓”,最尊贵的有范阳(河北涿州)卢姓、清河(河北清河)崔姓、荥阳(河南荥阳)郑姓、太原(山西太原)王姓,陇西(甘肃陇西)李姓,共称“五姓”。

这是最高等级,不授卑官。姓以下称族。不入姓族的就被排斥在门阀之外。

因此,广大的被统治的平民,都属于“庶姓”。“国姓”、“郡姓”有国姓郡姓的门第,这门第代代相传,成为世家。世家子弟们的唯一出路,就是做官,朝廷官职,永远被他们掌握。庶姓既没有门第,更建立不起来世家,天生的是被统治,纵有极大的学识和才能,也只能当低级职员,不能升迁。

有头脑的一些大臣曾为此跟孝文帝争论,但他坚持原则:朝廷用人,只问门第,不问才能。

第八,全盘接受儒家学派的礼教。

孝文帝非常欣赏儒家学派的繁文褥节,所以首先改变朝廷的组织架构,皇帝和大臣们的威严与日俱增。亲王大臣跟部属,下级官员跟民众,也日渐隔绝。

其次是婚丧仪式,也跟着复杂不堪,鲜卑人从前死了父母,他可照常供职。汉化之后,他就必须辞职,回家守丧三年。

这两项是汉文化最糟糕的部分,孝文帝却把它们当成宝贝。这在实施的初期还看不出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北魏就要付出惨重的代价。

但从历史的长河来看,必须肯定,孝文帝实行的这一系列汉化政策,积极地推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。

民族有四个特征要素:共同地域、共同语言、共同经济生活,共同文化和心理素质。

孝文帝迁都洛阳,使大批鲜卑人入居中原,民族地域进一步打破。改语言,使民族的这个重要特征逐步消失。服饰、风俗、籍贯等改变,有利于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的消失,通婚更是造成民族在血统上的混合。这些都大大加速了各民族的融合。

太和二十三年(499),孝文帝死,年仅33岁。孝文帝的陵墓在洛阳孟津县官庄村南邙山之巅。有大小冢各一,大冢为孝文帝陵墓;小冢为文昭皇太后墓,1946年其墓志在冢内出土,称“祔葬于高祖长陵之右”。知孝文帝的陵墓称为长陵。

《经典中国通史》(16册) ¥168 购买

本文内容编选自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中国读本《经典中国通史》之《两晋南北朝史话》。

《经典中国通史》全套共有16本,分别是:《夏商史话》《西周史话》《春秋史话》《战国史话》《秦汉史话(上)》《秦汉史话(下)》《三国史话》《两晋南北朝史话》《隋唐史话(上)》《隋唐史话(下)》《五代史话》《宋朝史话》《元朝史话》《明朝史话》《清前期史话》《晚清史话》。

这套书是由十多位出生于上世纪上半叶的老一辈历史学家,耗时数年,精心编撰而成。从夏商到晚清的历史迁徙,五千年华夏史全景描绘,专业权威,又通俗易懂,老少皆宜,传世经典,值得学习珍藏。

Tags:南北朝   北魏   冯太后   这就是河南   美好   一直在身边   文化   经济   跟着地铁圆太原安家梦   魏道武帝   汉服   晋朝   政治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