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《跨越时空的回信》一张被藏了70年的字条 跨越三代的军民鱼水情

网络整理 2019-06-27 最新信息

84年前,土城战役打响,这场红军长征途中的恶仗,让红军队伍增加了大量伤员。当时有7位红军战士在江津四面山疗伤,为感谢几位乡亲的救命之恩,在战士们行将离去时,给老乡留下了一封书信。

《跨越时空的回信》一张被藏了70年的字条 跨越三代的军民鱼水情

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土城战役红军手迹

书信中,红军战士讲述了负伤、养伤的过程。老乡们不仅对红军伤员悉心照料,送饭、送药,还分文不取,7位红军伤员非常感动。当年红军留下的书信,现收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,为国家一级文物。“土城战役红军手迹”记录了红军战士与百姓之间的军民鱼水情,体现党和红军的初心所在、火种传播、作风传承。

《跨越时空的回信》一张被藏了70年的字条 跨越三代的军民鱼水情

唐树田之子唐安华与老红军吴贞和

信中多次提到了一位叫唐树田的老人,他给予了红军伤员莫大的帮助。在当时白色恐怖之下,被发现“窝藏”红军,全家都要被杀头。就是冒着被杀头的危险,唐树田老人说:“这是我们自己的队伍,我不能见死不救!”红军战士们深知老乡们的不易,感恩老乡们的舍生取义,在信中表示一定会再来故地,以谢恩情。

《跨越时空的回信》一张被藏了70年的字条 跨越三代的军民鱼水情

主持人采访吴贞和之子吴炳银(中)与唐树田之孙唐文祥(右)

84年后,当时7位红军之一吴贞和的儿子吴炳银,救助红军的老乡唐树田的孙子唐文祥来到《跨越时空的回信》节目,讲述这样一段跨越三代的军民鱼水情的故事。

节目现场,吴炳银提到在红军战士留信离开唐家后,吴贞和曾再到洪海村找寻唐树田老人。但到了唐家之后,并未见到唐家的人,于是吴贞和留下了地址,希望唐家人收到字条后能够和他取得联系,联系之后一定再次去唐家感谢。

《跨越时空的回信》一张被藏了70年的字条 跨越三代的军民鱼水情

1935年的“红军手迹”就是藏在这里

事与愿违,吴贞和并没有收到唐树田老人的回音,直到去世,也没能再与唐树田老人见上一面,这也是吴贞和一生的遗憾。吴贞和临终前,叮嘱儿子吴炳银一定要找到唐家人表示感谢。而唐树田一家并不知此事,因为不识字,他们并不知道字条上写了什么,一直把当年红军留下的手迹、吴贞和留下的字条一并藏于家中烟囱里。

那么,时隔七十年,藏于烟囱里的红军手迹是如何被发现的?吴贞和之子吴炳银又是如何与唐家人联系上的?今晚9:20《跨越时空的回信》,带您探寻国家一级革命文物“红军手迹”背后的故事。

今晚9:20江西卫视《跨越时空的回信》带您探寻国家一级革命文物“红军手迹”背后的故事!

本文作者:江西卫视(今日头条)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toutiao.com/a6706724278387081739/

声明: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,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;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,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

Tags:春节家书   文物   重庆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