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天下未定,危机四伏——浅谈洪秀全提前诛杀功臣之原因

网络整理 2019-05-11 最新信息

中国有句古话:“飞鸟尽,良弓藏,狡兔死,猎狗烹饪”,一旦君主夺取了天下或解决了政治对手,为保证江山社稷稳定,一般都会对功臣勋旧下手,将其一一解决,甚至会以各种理由将其杀害。例如,刘邦军政才干一般,最终能击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靠的是萧何、张良、韩信、彭越、英布等文臣武将。西汉建立后不久,萧何入狱,张良归隐,韩信被借助吕雉之手杀掉,彭越则被烹饪,英布则是武力铲平。朱元璋白手起家,李善长、刘伯温、徐达、常遇春、李文忠、冯胜、傅友德、蓝玉等文臣武将均为其效死力。明朝建立不久,随着边疆局势稳定,国内政治平稳,朱元璋连续玩“四大案”,诛杀功臣几万人,搞得建文帝削藩时无良将可用。当然,也有所谓的不诛杀功臣之皇帝,如刘秀、李世民、赵匡胤等,这并不是说他们品德多高尚,而是局势不允许,不能下手罢了。

天下未定,危机四伏——浅谈洪秀全提前诛杀功臣之原因

1851年1月,金田起义爆发,洪秀全宣布建号太平天国,掀起史上规模最大、影响最深远的农民运动,曾一度将大清推向灭亡边缘。1853年3月,太平军杀进南京,并改名天京,作为太平天国首都,正式建立起与清王朝隔江对峙之政权。1856年9月,洪秀全发动“天京事变”,将头号功臣东王杨秀清干掉,而后并未第一时间出来公布诏书,承认事变合法性,在诸侯王之间挑起冲突,让其自相残杀,自己坐收渔翁之利。没有天王“诏书”,韦昌辉处境被动,于是先下手为强,诛杀东王府上下以及东殿士兵一万余,从而激起了民愤,最终东殿、北殿、翼殿、燕殿等各大实力派相互攻杀,死伤近一万。此次事变后,从广西走出来的“开国功臣”死伤殆尽,太平天国元气大伤,从此再也无翻身之可能。

为维护江山社稷,封建帝王屠杀功臣是再正常不过了,勾践、刘邦、朱元璋、雍正爷等都这么干,原因都差不多。但是,洪秀全则不一样,当时天下未定,危机四伏,他居然提前诛杀功臣,原因何在呢?

天下未定,危机四伏——浅谈洪秀全提前诛杀功臣之原因

01.“天京事变”前,太平天国之战略处境

说洪秀全提前诛杀功臣,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下“天京事变”前,太平天国真实之战略处境。1856年秋季之前,太平军在各条战线接连取得四次胜利,燕王秦日纲、陈玉成、李秀成攻破“江北大营”,清江苏巡抚吉尔杭阿自杀;翼王石达开在樟树镇击败湘军陆师主力周凤山部,江西八府四十七县落入太平军之手,曾国藩被围困在南昌孤城;国宗韦俊在武昌东门外取得大胜,击毙湘系二号人物罗泽南,湘军停止进攻,转而采取长围之策;石达开、秦日纲、陈玉成、李秀成等合力摧毁“江南大营”,钦差大臣向荣逃往镇江时自缢而亡,长达三年之久的天京之围宣告解除,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极盛时期。

从表面上看,太平天国军事形势一片大好,本就不行的正规军八旗、绿营两支武装被打残,战斗力彪悍的湘军被分割包围在南昌、武昌两处孤立据点,相互不能支援。但是,事实并非如此,因为太平天国依然没有摆脱东西“两面作战”之困境,部队来回奔波,顾此失彼,疲于应对。例如,翼王东征后,湖北、江西停止军事行动,清军乘势反扑;翼王西征后,东线清军又反扑。总体而言,太平天国还没打破清军封锁,还处在敌人包围之中。正如李秀成所言:“全军扯攻打金坛,亦然未克,连廿馀日,亦是与张国梁战征。每日见仗,俱未分高下,两阵皆坚:攻城又未成效。杀东王,即此时之间。此是天意,若向帅未败,仍扎孝陵卫,遇内乱之时,那时乘乱,京城久不能保矣。”说明清军还是有反扑之可能。此时天下未定,危机四伏,鹿死谁手尚未可知。

天下未定,危机四伏——浅谈洪秀全提前诛杀功臣之原因

02.洪秀全之战略眼光,及其对时局之误判

说完“天京事变”前太平天国之战略处境,再来说说洪秀全之战略眼光,以及他对形势之乐观估计,从而对时局产生了误判,自认为可以对功臣动手了。洪秀全其实并不是一个合格君主,他缺乏必要之战略眼光,容易自我满足,自我陶醉再所谓的“胜利”之中而不可自拔。每当局势好转,或者小有成就时,性格刚烈如火的洪秀全便被胜利冲昏了头脑,从而做出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之事,而付出之代价却非常高。例如,冯云山在紫荆山传教进展顺利,拿下第一桶金时,洪秀全从广东赶来接盘。为了壮大声势,洪秀全以教主权力强迫冯云山去捣毁象州甘王庙,结果冯被逮捕入狱;半路出家的杨秀清乘机玩“跳大神”,取得“代天父传言”之权力,改变了太平天国权力格局,为天京事变埋下隐患。

传教靠南王冯云山,带兵打仗、治理国政靠东王杨秀清,而洪秀全自己则只会享乐,躲在天王府深宫之中不问世事,一心一意和妃子们寻欢作乐。如此之人,怎会有眼光呢?怎会成就大事业呢?正如李秀成在自述中所说:“主不问国中军民之事,深居宫内,永不出宫门,欲启奏国中情节保邦之意,凡具奏言,天王言天说地”,可谓是一语中的,没有故意贬低,算是说出实情。1856年以来,接连不断的军事胜利,让洪秀全觉得“清妖”已经不堪一击,只要再努力一把就可以将其彻底消灭,建设人人平等之“人间天国”即将实现。可以说,洪秀全战略眼光短浅,使其对时局估计过于乐观,从而产生了误判,认为诛杀功臣之时机已到。

天下未定,危机四伏——浅谈洪秀全提前诛杀功臣之原因

03.洪秀全与杨秀清之关系,让他缺乏足够安全感

“天京事变”诛杀功臣,首先要干掉的便是东王杨秀清,这就不得不说洪秀全与杨秀清之间的关系,以及为何1856年时两者会走向对立面,矛盾公开化。洪杨之间关系不一般,表面上洪秀全是君,杨秀清是臣,一个是“皇帝”,一个是“奴才”,等级分明,杨绝对服从与洪,不可僭越,不可造次。事实上,杨秀清才是真正领导人,洪秀全只是一个“摆设”,必要时候,杨秀清地位最高,是实际领导人。杨有“代天父传言”之特权,偶尔“口吐白沫”、“倒地不起”,包括洪秀全在内的所有高层都要向其下跪,其宗教地位很高。此外,东王杨秀清可以节制诸王,掌握军权;杨又是“左辅正军师”,掌握行政大权。可以说,杨秀清是“权臣”,洪秀全只是“虚君”,太平天国“君弱臣强”,令出东王。

若杨秀清只是掌握大权,认真办事,估计洪杨关系也不会恶化到酿成一场血光之灾程度。但是,杨秀清权力欲望非常强,与洪秀全在治国理念以及控制朝政上均出现很大矛盾,而其解决方式则是玩“天父下凡”,强迫洪秀全让步。例如,洪秀全删改四书五经,教育上全盘基督化,杨秀清不允许,于是玩“天父下凡”,逼其让步。洪秀全大兴土木,利用女兵修建王府并时常殴打之,杨秀清表示强烈不满,又玩“天父下凡”,直接逼洪秀全下跪,并扬言杖责,公然当着文武百官之面羞辱天王,让其下不了台面。杨秀清如此咄咄逼人,洪秀全既无尊严,又没安全感,自然想办法除掉他了。李秀成言:“原是北与翼王二人密议独杀东王一人,因东王,天王实信权托太重,过度要逼天王封其万岁。那时权柄皆在东王一人手上,不得不封,逼天王亲到东王府封其万岁。北翼两王不服,君臣不别,东欲专尊,後北与翼计杀东王。”因此,天王便与北王、翼王结成战略同盟,利用他俩兵马,铲除东王杨秀清。

天下未定,危机四伏——浅谈洪秀全提前诛杀功臣之原因

04.洪秀全对权力之诉求,“军师负责制”下,天王之压抑

“天京事变”,诛杀功臣,说到底是个权力争夺问题,洪秀全为大权独揽,只好将各大实力派一一铲除。与明清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不同,南王冯云山为避免权力高度集中于一人之手从而导致弊政百出,决定实行“军师负责制”,天王作为国家虚位元首,临朝不理政,只是作为象征性存在;国家权力掌握在军师之手,这里的军师类似于秦汉时期的丞相,权力相当大。太平天国军师,总共有四位,杨秀清正军师、萧朝贵又正军师、冯云山副军师、韦昌辉又副军师,这是掌握行政大权的“四驾马车”。可以说,作为天王的洪秀全并没啥权力,他只是个摆设,这令他十分不满,谁又堪愿做“傀儡”呢?例如,进军湖南时,所颁布的檄文均是打着东王、西王名号;进入南京后,政令都打着东王名号,这让洪秀全情何以堪呢?

在专制主义思想浓厚的古代中国,君主对权力之诉求非常强烈,洪秀全不可能甘愿做“虚君”,任由“军师”摆布。此外,没有权力的君主,下场一般很惨,甚至连自己和家人的性命都保不住。洪秀全对权力之渴望与诉求,只能通过削弱乃至铲除诸侯王势力来实现,将杨秀清、韦昌辉、石达开等三大集团悉数消灭,从而废除“军师负责制”,实现大权独揽,做真正的专制君主。正如洪本人在后来所说的:“天王是朕做,军师亦是朕做”,公开表明对最高权力之追求。所以,他必定利用此次机会,让东殿、北殿、翼殿自相残杀,然后自己出来收拾残局,坐收渔翁之利,成为最终胜利者。

天下未定,危机四伏——浅谈洪秀全提前诛杀功臣之原因

综上所述,天下未定,危机四伏,洪秀全却提前对功臣动手,将其诛杀殆尽。究其原因,洪秀全权力欲望强烈、战略眼光短浅、对时局误判,又因杨秀清平时欺压太甚,所以他想借此机会除掉东殿及其他各实力派,从而实现大权独揽,做真正的专制君主。但是,洪秀全错了。“天京事变”后,原有权力格局被打破,没了东王约束,地方将帅拥兵自重,对中央号令阳奉阴违;洪秀全不但未能控制军队,还让太平天国处境更加危险,最终走向灭亡。

本文作者:岩岩说史(今日头条)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toutiao.com/a6689216870706315787/

声明: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,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;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,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

Tags:洪秀全   朱元璋   李秀成   杨秀清   太平天国   冯云山   韩信   英布   明朝   彭越   刘邦   勾践   傅友德   李善长   韦昌辉   常遇春   石达开   萧何   西汉   蓝玉   唐太宗   冯胜  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