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韩信的悲惨结局,除了功高震主之外,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(楚汉传奇萧何的结局)

网络整理 2022-05-27 最新信息

韩信的人生有三个低谷。第一是少年时代,第二是刘邦军中前期,第三是淮阴侯时代。

他的一生可以用跌宕起伏来形容。陈胜吴广起义之后,天下大乱,韩信为谋取前程,投到了项梁帐下。项梁气势汹汹地折腾了一年,就被章邯杀败,部下都跟了侄子项羽。

而韩信在项氏军中混得并不差。到了项羽帐下,他任执戟职郎中。至于这个郎中的官有多大,由于史料的缺乏,不好做具体定述,我们只能从别的方向判断。

韩信的悲惨结局,除了功高震主之外,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

大家知道,韩信离开项氏集团,是因为数次以策干而不用,才觉得没有发展前途,投奔去了汉军。

数次以策干表明,韩信是能够直接接触到项羽,并且还能出谋划策。这说明他最少混到了中层。

另外从钟离眜和龙且的表现,也可以看出韩信并不是大头兵。刘邦立国之后,钟离眜成为逃犯,匿藏在好友楚王韩信帐下。

钟离眜当年是项羽手下的大将,后来因为陈平离间而受到猜忌,才选择亡命。他生死存亡之际,想到了韩信,说明二人关系非常不一般。

另外龙且率军救援齐国时,曾表示自己很了解韩信,是个易与之辈,心里十分轻视。

项羽手下的两位,都和韩信相熟,便很好地证明了,韩信在项羽帐下并不是无名之辈。

韩信的悲惨结局,除了功高震主之外,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

而且项梁从起兵到死亡,仅仅只有一年时间。项羽接手部队到分封诸侯也只有两年时间。韩信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出人头地,说明起点并不低。只是后来投奔到刘邦军中,才迎来了人生的又一至暗时刻。如果不是因为两个人,韩信早已死无葬身之地,都等不到青史留名。

他起先在汉军中任职小军官,混了些时日得不到迁升,估计觉得天下之大,没有自己的用武之地,便想搂一把跑路。不料手脚做得不干净,被逮个正着,要拉出去砍头。

我们知道,要不是韩信安排的位置靠后,或者夏侯婴没有恰巧路过,他的人生也就匆匆了。

然而诸多巧合之下,韩信得到了夏侯婴的赏识,并举荐给刘邦。

老刘此时当了汉王,身边都是可以信重的兄弟,碍于夏侯婴的面子,给韩信这个外来户安排了一个治粟都尉官职。

韩信的悲惨结局,除了功高震主之外,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

治粟都尉是管理粮食的官,说起来也不错了,但这和韩信人生理想还是有差距的。而萧何作为刘氏集团的后勤大总管,自然而然地成了韩信的主官。

萧何和韩信共事一段时间,觉得此人语出惊人,国士无双,但还是没能入刘邦的法眼。

最后韩信无奈,选择再次逃离,另谋出路。也是因为这次出走,才有了萧何追韩信,登台拜大将军的典故。

所以说韩信在汉军中的遭遇是惊心动魄的,如果不是运气使然,早就成了刀下亡魂。

不过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,后来韩信横推三千里,灭赵,降燕,绝齐,成就不世之功,被后世誉为兵仙。

至于他的悲惨结局,除了功高震主之外,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。

韩信的悲惨结局,除了功高震主之外,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

这个原因要从第一和第二个低谷期进行分析。

韩信少年好带刀剑游街过市,且不事​生产,穷得快吃不起饭,但又好面子,蹭饭都蹭得没水平。按照他的带兵能力,不应该混到这种地步。那么到底是为什么?

原因只有一个,韩信是贵族后裔。他的行为和后来满清的八旗弟子一个​德性​,守着祖上的荣耀,自觉高人一等,快吃不起饭,还要这爷那爷的。

韩信整天穿得破破烂烂,带剑招摇过市,普通老百姓觉得没什么,以前的楚地贵族可能就是这个样子,漂母还可怜给他饭吃。但有人不尿这一壶,街上的地痞流氓,不管鸟甚后裔,上来就给了韩信一个胯下之辱。

其实史书上对韩信的身世没有多说,但不妨再推测一下。我们知道,这世间是存在天才的,但不存在生而知之,无中生有的天才。

历来那些能征善战的名将,或者是在战场上慢慢积累经验,或者是活学活用兵法。并不存在大字不识一个,上来便一飞冲天,百战百胜的。

韩信的悲惨结局,除了功高震主之外,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

韩信的天才是属于后者,他落魄至布衣,但以前高门大户时读过书,并传承了贵族精神。而​这个​贵族精神是造成韩信惨淡结局的祸根。

在他带兵灭掉齐王广和龙且后,火急火燎地跟刘邦要做假齐王。

大秦帝国二世而灭,所实行的郡县制还未形成主流思想。韩信作为贵族后裔,脑壳中的思维还停留在分封制,他的终极目标便是恢复祖先荣耀,封王拜将。

所以刘邦把他封做了真齐王,便已经实现了人生理想。项羽派武涉游说,韩信认为汉王对自己不薄,背之不详。谋士蒯通劝三分天下,他思前想后,以为自己功多,立邦不会下黑手。

从这点可以瞧出来,韩信对封王已经很满足,同时坚守着贵族信义。

后来刘邦定鼎天下,韩信被袭封楚王,他也是志得意满的。对待漂母和辱己少年,是富贵归故乡的态度。

及至后来杀钟离眜献头,也证明韩信从未想过反叛。

韩信的悲惨结局,除了功高震主之外,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

到了被贬为淮阴侯,圈囿在长安,韩信整日高姿态​的​长吁短叹,耻于和樊哙等同列,那是因为他的理想破灭了。在韩信的心里,并没有功成名就急流勇退的想法,很可能还滋生了一种刘邦无信义的感觉,所以他又行动了起来。但一切都晚了,成也萧何败萧何,为韩信画上人生句号。

等到刘邦回到长安,听说了韩信的死讯,他的反应是既喜且怜。说明刘邦对韩信是矛盾的,想杀又不忍下手,最后只能借吕雉顺水推舟。

所以韩信的惨淡结局,除了功高震主之外,还和他的人生理性,性格特点有重大关系。但历史没有如果,性格决定命运,还真​的​非常有道理。如果韩信能把理想再放高一点,或许秦末纷争就是另一种格局,说不定会书写出不一样的历史。

Tags:韩信   项羽   刘邦   钟离昧   萧何   美好   一直在身边   夏侯婴   项梁   樊哙   我在宫里做厨师   长安   章邯   吕雉   龙且   和龙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