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从赵构退位后的5件小事,大致可以推测出:他真的抑郁了(赵构退位给谁)

网络整理 2022-04-18 最新信息

声明:本文系作者原创且头条独家首发


公元1162年6月,临安城的百姓得知了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:朝廷在采石一带大败金军,斩首万余!


可紧接着,一道从宫里颁布的圣旨打懵了所有人:宋高宗赵构宣布退位,由太子赵昚(shèn)继承皇位!


怎么回事?皇帝没病没灾,又打了大胜仗,为什么突然就宣布退位了?


事情还要从1127年的正月开始说起,那一年,金军兵临汴梁城下,北宋形势危如累卵。依照完颜宗翰的要求,北宋必须派出一个亲王级别的人到金国和谈——没错,被选中的人正是康王赵构!


赵构是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,早在金兵渡过黄河之前,宋徽宗就已经明确了长子赵桓继承帝位的意愿。因此,假如没有接下来的“靖康之变”的话,赵构将悠闲地过一辈子亲王的生活。


然而,还没等赵构踏入金国的领地,汴梁就失陷了。徽宗、钦宗二帝以及其他赵宋王族都成为了阶下囚,被强行带去了北方。眨眼之间,无关紧要的亲王变成了唯一的血脉,自然也就成为了金人追杀的目标。在散兵游勇的保护下,赵构一路颠沛流离,勉强逃到商丘,并在此登基,延续了大宋的国祚。


从赵构退位后的5件小事,大致可以推测出:他真的抑郁了


这大概是历史上最不想做皇帝的皇帝了。潦草的登基大典结束没多久,金兵就闻讯而至了。无奈的赵构只能再次启程,从扬州到镇江再到定州,赵构从未吝惜过自己的脚力,只要能躲就绝不正面硬刚。


但路总有走完的时候,公元1129年12月,赵构陷入了绝境——他和他的臣民已经被迫入海了,连基本的朝会都是在渔船上进行的。但即便如此,金军依然没打算放过他,走投无路的赵构只能被迫拿起武器应战了。幸运的是,金人并不熟悉水性,在和州防御使张公裕的拼死抵抗下,赵构保住了最后的生机!


回到临安,已是6个月后,随着金兀术南侵计划的失败,宋、金沿长江一带对峙的局面渐渐形成,奔波了3年之久的赵构终于舒了一口气,但此时的他万万没想到,接下来的几十年,才是他真正的噩梦......


从赵构退位后的5件小事,大致可以推测出:他真的抑郁了


赵构是有想过要恢复河山的,至少在他执政初期是这样的。但眼下的情况对于一个毫无准备的亲王来说实在是太艰难了——父兄两代人欠下的债,必须由他来偿还,可他很清楚,自己只不过是一个能力平庸的亲王而已,和老祖宗赵匡胤相比,他简直就是个废物。


除了他个人的能力问题以外,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现实原因摆在他面前,那就是没钱。


宋朝的财政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商业贸易,然而,金人的南侵直接中断了商业的发展,大批汉人跟随皇室南渡,农业生产也遭遇了巨大打击。如此一来,财政危机显然是免不了的。


怎么办?留给赵构的唯一方法就只剩下媾和了。


这当然会遭到群臣的反对。自古以来,中原地区的汉族封建政权就有着很深的“夷夏观念”,可如今,却要这帮大儒对野蛮民族俯首称臣,个中滋味也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到。于是,不少主战派人士不断向赵构提议,要恢复河山,但赵构始终没有足够的底气下这个决心。


天知道,他是真没办法啊!这皇帝的宝座根本不是他主动争取来的,而是时势所迫啊!被金人追杀了3年之久,甚至为此丧失了生育能力,赵构已经对金人产生了极大的恐惧,他不想再过颠沛流离的生活了!


他累了!


从赵构退位后的5件小事,大致可以推测出:他真的抑郁了

宋孝宗


在北方金人的威胁下,在朝野众臣的注视下,赵构不得不强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,努力操控着南宋的局势。整整36年,赵构一直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中。每当他想要松懈的时候,就会有人搬出“赵氏唯一血脉”之类的论调来给他打鸡血。


可赵构能怎么办呢?收复河山?他也想啊!但是真的打不过啊!赵构的床头总是放着不少有关秦皇汉武、唐宗宋祖治国平天下的典籍,他希望能从这些大有作为的前辈身上找到破局之法,但任凭他翻烂了书页,也没能找到答案。


终于,在采石大战告捷后,他对自己、对国家、对臣民有了个交代——退位!


罢了,这皇位爱谁坐谁坐吧,我累了。


在宣布卸任后,赵构第一时间就搬到了“德寿宫”,那里是他费尽心血建造的世外桃源。德寿宫位于皇宫的最深处,而赵构的寝宫又在德寿宫的最深处——他要尽一切可能远离尘嚣,他讨厌政治、讨厌大臣、更讨厌金人!


在这里,赵构潜心礼佛,除了焚香诵经以外,他最常做的事就是游湖。德寿宫里有一个人工挖的“西湖”——相传,赵构十分喜欢西湖,但每次游湖都要弄很大的排场,尽管百姓、群臣显得十分爱戴他,但在赵构心里是不愿意再和外界接触的。于是,在孝宗皇帝的支持下,赵构命人在德寿宫里造了一个小西湖,专供他一人游览。


从赵构退位后的5件小事,大致可以推测出:他真的抑郁了

德寿宫


公元1179年3月15日,赵构最后一次游西湖,临近中午时,船到钱塘门附近,便随意寻了一家菜馆用膳。这是一家专门做鱼羹的菜馆,菜馆主人名叫宋五嫂,他见到船上下来的人,知道这些人非富即贵,当即亲自下厨做了一道招牌鱼羹送到了楼上。赵构品尝了一口,觉得滋味鲜美至极,便询问鱼羹的制作方法,宋五嫂倒也不避讳,大方地说出了自己的烹制方法。


赵构称赞宋五嫂做的鱼羹堪比自己在汴梁城吃的宫廷鱼羹,没想到,宋五嫂满眼悲戚地说道:“这道鱼羹必须将鱼骨和鱼肉分离,就好像如今天下人南北分隔一样,我之所以创作出这道菜,就是希望大宋子民不要忘记家仇国恨!”


一听这话,赵构顿时食欲全无,他命人赐给宋五嫂100文银钱,便转身离去了。


鱼羹自然是美味的,家仇国恨也必然是不能忘记的。可对于提心吊胆执政30余年的赵构来说,哪怕是吃一道菜也要经受如此精神折磨,这实在是他无法接受的——家国重任对他来说,就像是一根扎在脑门上的刺,稍一动弹便会头痛难忍。


从赵构退位后的5件小事,大致可以推测出:他真的抑郁了


西湖不再去了,赵构决定从此深居简出,用来消遣的方式就是让人从宫外带些诗词画作,他虽然没有什么艺术细胞,但也想看看这个让父兄两代人沉迷到亡国的东西到底有多大的魔力。


有一天,宫外进献了一幅巨幅画作,作者名叫张择端。赵构忽然觉得自己好像在哪里听说过这个名字,他打开画轴——天哪!是《清明上河图》!当时,这幅画是献给父皇宋徽宗的,受到父亲的热烈称赞,而后一直藏于内府,直到汴梁城被攻破,这幅画便下落不明了,如今却又出现在了自己的眼前。


多么熟悉的场景啊!那座城、那条河、那商铺,那酒肆......40多年了!记忆中一切似乎都没变!赵构觉得画中的一幕幕仿佛昨天才发生过。


和《清明上河图》一起送来的,还有辛弃疾创作的《水龙吟》:


楚天千里清秋,水随天去秋无际。遥岑远目,献愁供恨,玉簪螺髻。落日楼头,断鸿声里,江南游子。把吴钩看了,栏杆拍遍,无人会,登临意。

休说鲈鱼堪脍,尽西风,季鹰归未?求田问舍,怕应羞见,刘郎才气。可惜流年,忧愁风雨,树犹如此!倩何人唤取,红巾翠袖,揾英雄泪!


沉浸在往日幻梦里的赵构瞬间清醒了——他记得辛弃疾,那个从山东一路过关斩将,率领万余人投奔朝廷的少年将军,自己还亲自接见过他。


然而,少年的意气风发和已显垂死之气的朝堂总是那么得格格不入。赵构知道,这两个人想表达的是什么,可是他真的累了,现在的他只是一个垂垂老矣的老翁,他不明白,为什么他都躲进深宫了,这些人还是不肯放过他?


盛怒之下,赵构将画作和诗词全部退回,然后下令:再也不许任何人带任何作品来他这里!


从赵构退位后的5件小事,大致可以推测出:他真的抑郁了


耄耋之年的赵构已然表现出了行将就木的衰颓气质,他拼尽最后一点精气神,把胸中的郁结之气全部倾泻到了酿酒上——“借酒消愁愁更愁”又如何?老夫就是要一醉方休!


他独自坐在德寿宫的后花园,一边碾着上等的惠山大米,一边又舀上几勺上等的山泉水。这些都是他从宫里的酿酒师傅那里学来的,只不过,他从不让师傅们亲自动手,而是事必躬亲。


新酿的酒装进了酒瓮里,密封后印上“上品”字样被封存起来。


公元1184年的正月,赵构破天荒地喊来自己的儿子孝宗皇帝一起饮酒,赵构一杯接着一杯,一旁的孝宗皇帝有些不忍心,便劝谏道:“此物不宜多吃!”


赵构一脸醉意,脸上竟浮现出了些许笑意,嘴里喃喃道:“不妨事!不妨事!吃来反倒觉得凉爽!”


那一晚,赵构终于如愿以偿地一醉方休了,那一刻,他似乎明白了李煜在《浪淘沙令》里写的那句词:梦里不知身是客,一晌贪欢。罢了罢了,能汲取一晌的欢愉也是好的,这该死的人生啊!

Tags:宋高宗   宋徽宗   女真   宋孝宗   南宋   北宋   赵匡胤   宋朝   商丘   我在宫里做厨师   金朝   兀术   镇江   扬州   黄河   定州   西湖   临安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