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战争已结束,三代中国人却仍在接力救助“日本兵”,50年后成这样

网络整理 2019-06-08 最新信息

“抗日战争”是中华儿女心中难以磨灭的伤痛,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挥之不去的噩梦,当时的日本兵也成了众多中国人憎恶的对象。1945年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,大江南北,黄河两岸都陷入到狂欢之中;而大多数日本士兵也开始狼狈撤出中国领土,而就在这时却有一个日本士兵被中国人收养,这一养就是近50年,而且是这家两代人接力。

战争已结束,三代中国人却仍在接力救助“日本兵”,50年后成这样

1945年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,大多数日军开始狼狈撤离;之所以是“狼狈”,因为日本侵略者的形象在中国人脑海中就代表着仇恨。此时的日本兵手里已经没有了昔日逞凶的武器,被压迫已久的中国人也开始失去理智;在日军撤离这段时间内,中国人趁机羞辱、报复日本士兵的事件时有发生,因此说当时的日本兵大多是在狼狈不堪的情况下撤离中国的。虽然中国人略有报复行为,但对于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来说,这都不算什么;可就算这样,逃跑的日本侵略者也表现出了“苟且偷生”的一面,甚至做出了抛弃同伴的丑恶行径。这种抛弃同伴的事件在当时并不少见,也足以证明所谓的“帝国战士”并非铁板一块,更反映出了日本侵略者的残忍,甚至不惜将自己的手足同胞抛弃。

战争已结束,三代中国人却仍在接力救助“日本兵”,50年后成这样

战争是残忍的,但人性本善,中国人民都有着一颗善良之心,这种善良已经跨越了仇恨,超出了国界;孙邦俊就是中国人民“善良”的代表。孙邦俊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,仅是一名普通的河南农民而已,也曾饱受日本侵略者的摧残;可就在日军撤离这段时期内,一次偶然的机会“孙邦俊”碰到了一个日本士兵拦路。曾饱受摧残的孙邦俊起初吓了一跳,马上做出自卫反应;可日本兵却两眼呆滞,头上还包着厚厚的纱布,手还一直比划着“吃东西”的动作。孙邦俊这才明白这名日本兵拦住他是在乞讨吃的,但当时他却更多的却是厌恶;不为别的,就因为这些日本兵曾端着“三八大盖”夺走了太多中国人的粮食和生命,就凭这一点孙邦俊见到这位日本人就顿时生出了厌恶之情。

战争已结束,三代中国人却仍在接力救助“日本兵”,50年后成这样

但善良的孙邦俊并没有趁人之危,而是不予理睬,继续走自己的路;可这位日本伤兵却一直尾随着回到了家。孙邦俊是老实的庄稼人,虽然见到日本人十分痛恨,但看着他可怜的样子又不免生出了怜悯之心;后来孙邦俊还是给日本兵一些吃的,并警惕的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。日本伤兵吃完后并没有离开的意思,甚至警惕的孙邦俊拿起农具撵都无济于事。日本伤兵面对孙邦俊一家的反应十分害怕,虽然没有离开却蹲在墙角瑟瑟发抖;好心的一家人看可怜的日本人,禁不住还是流露了恻隐之心,最终决定暂时收养家中。孙邦俊家里养了一个日本人,这条消息在村中绝对称得上是一条爆炸性新闻;因为在这个小小的村落里,几乎每个人,每户人家都曾受到过日本侵略者的侵害,大多数人对“日本人”是抱有敌意的。因此各种批评、咒骂、埋怨的声音接踵而至,孙邦俊一家成了乡亲们心目中的另类,甚至遭受无情的非议和心理压力;但这家人并没有放弃日本伤兵,虽然心里很矛盾,但仍没有缺过吃穿。后来孙邦俊弄明白,原来这个日本人头部受过重创,出现了严重的失忆;更有乡亲认出这个日本人,最终确定他是被其他侵略者抛弃的。

战争已结束,三代中国人却仍在接力救助“日本兵”,50年后成这样

也曾有乡亲劝孙邦俊说“日本人都不要这个日本人,咱们中国人更不能留这个畜生”虽然话说的不好听,但的确也是事实;孙邦俊也曾动过再次撵走这个日本人的心思,但伤兵的表现却再次让他打消了念头。这个日本兵不会说中国话却十分懂事,既没有当年侵略者的丑恶嘴脸,也没有白吃白喝;这个日本伤兵不仅在孙邦俊家里十分勤快,还能做到主动亲近附近的乡邻。久而久之,乡亲们对这个日本兵的警惕性没有了,并且诸多表现证明这个日本人是个好人;渐渐地,乡亲们不再对他敬而远之,善良的中国人开始将他融入到集体中。随着时代的变迁,村里还给这个日本人起了一个“小门野郎”的名字,而且还给他分了土地,上了户口。对于孙邦俊一家来说,小门野郎已经成了中国人,也是家人;抗日战争结束后又发生了内战,村里一样不太平,尤其是各地流窜的土匪、强盗。

战争已结束,三代中国人却仍在接力救助“日本兵”,50年后成这样

面对这种危急时刻,小门野郎毕竟曾是一名军人,也总是他第一个挺身而出,竭力保护着孙邦俊一家,甚至保护着整个村庄。那是个多灾多难的时期,无休止的战争偏偏又多了天灾,孙邦俊又一次面临着生存的危机;就在此时,小门野郎患上了偏瘫,孙邦俊一家再次面临着对这个日本人是留是弃的艰难抉择。这些岁月中小门野郎已经和孙家人融为一体,况且这个日本人还曾拼死保护着村上的乡亲。这份感情孙邦俊没有忘记,尽管没吃喝,尽管没有钱医治,孙邦俊一家还是竭尽所能,用野菜保住个日本人的命,而且为治好他的病,不惜耗尽家财,甚至四处举债为他治疗,皇天不负有心人,小门野郎的偏瘫最终得以痊愈;可孙家家徒四壁,外台高筑。善良的孙家还有第二代人,也就是儿子孙保杰。当时恢复高考,孙保杰考上了师专;在那个年代能上大学是件了不起的事情,孙保杰也成了孙家的希望,甚至全村人的光荣。可事情并没那么顺利,在政审的时候,孙保杰被取消了入学资格,原因是家中有一个曾经的日本侵略者。不仅如此,因为家里有一个日本人的原因,孙保杰一直找不到对象,到了30多岁的年纪才勉强成家。

可孙保杰对这位日本叔叔没有生出恨意,仍旧随家人一起精心照料着小门野郎;直到孙邦俊在1964年去世,临终前仍不忘小门野郎,并一再嘱咐儿子不能放弃这个“日本家人”,有机会一定要帮他找到真正的亲人。孙保杰对父亲的嘱咐宁记不忘,不仅像往常一样精心照料着小门野郎,还四处奔走为他寻找着远在日本的亲人消息。终于在1992年,一个“日本友好访华团”来到了河南南阳,孙保杰就带着这位日本叔叔去见了访华团成员;就在此时,人群中有个声音喊道“石田东四郎”诸多谜团终于解开,“小门野郎”也找到了真正的日本亲人。而此时,孙家两代已经照顾他了47年。1993年,孙保杰亲自将“山田东五郎”送回日本,孙保杰也受到了日本友人的夹道欢迎;在场的日本友人无一不惊诧于孙家与日本人之间发生的故事,同时由衷的感谢善良的“孙家两代人”和当地善良的村民。

战争已结束,三代中国人却仍在接力救助“日本兵”,50年后成这样

之后,日本成立“石田东四郎救援委员会”,向全日本发起募捐,所有筹款用于河南建设;不仅如此,1994年还在南召建立了中日友好太(太山庙镇)增(增田町)植物园;1998年又在孙邦俊和孙保杰所在的村子建起了“日中友好小学”。未能上大学一直是孙保杰最大的遗憾,为了弥补这一遗憾,日本友人还赞助当地学生到日本留学,其中就包括善良的“孙家”第三代人。

本文作者:啸说历史(今日头条)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toutiao.com/a6699662030707622411/

声明: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,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;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,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

Tags:日本   抗日战争   武器   农民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