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读史小记:魏·史起开河

网络整理 2019-05-19 最新信息

战国烽火,群雄竞争,都认识到了粮食的重要性,刀光剑影浴血厮杀的背后,农业发展也在暗中较劲。魏在战国时期最先崛起,兴农有独到之处,有些探索甚至惊心动魄。

读史小记:魏·史起开河

(邺城地理,图片来自网络)

君臣之争

魏襄王一次大宴群臣,酒酣耳热,兴致颇高,论及为臣之道,希望众人都以西门豹为榜样,尽忠职守。西门豹是文侯时期的魏国名臣,治理漳河、兴修水利,寓兵于农,将邺城治理得井井有条。大臣史起却不以为然,他觉得西门豹没有根本解决邺城困扰农业的土壤质量问题,土地盐碱化严重,农田平均产量不高,以至于农民需要耕种加倍面积的田地,才能收获与其他地方相近的产量。

史起认为,邺城有漳河,具备良好的自然条件,完全可以用来改善土壤品质。如果西门豹不知道这一点,那是能力问题;如果西门豹完全知晓而不向国君进言,那是担当问题,不配作为百官楷模。寥寥数语,让魏襄王深受震动,他向史起询问,是否真的可以用漳河之水改造邺城农田,得到了肯定的回答。

读史小记:魏·史起开河

(盐碱地,图片来自网络)

担当之问

魏襄王大喜之余,想派遣史起前往治理邺城。然而,史起还有顾虑,因为他的解决方案是“激进疗法”,在短时间内会引发民众极度不满。这不仅需要史起本人有敢于担当的勇气,更需要国君义无反顾的战略定力,缺一不可。

在得到魏襄王授权和保证后,史起毅然决然开始治理邺城土地。往昔西门豹治理漳水,开凿十二渠,完善流域内水道系统,消除水患。史起反其道而行之,放出超级大招,“决漳水兮灌邺旁”,人为制造水灾,引漳河之水,淹没邺城附近的农田,用河水冲刷,以期改变土壤的盐碱度。然而,家园被淹,民众无法理解这种看似荒唐的治理方式,怨声鼎沸。史起自知难以全身而退,便深居不出。魏襄王原本的承诺经不起考验,派遣他人继任邺城主官。

史起的担心变成了现实。他为国计利,冒天下之大不韪,人为制造“水灾”,所幸的是,他完成了既定目标中最艰难的治理阶段,彻底改变了土地,也担负起了所有的骂名。

读史小记:魏·史起开河

(图片来自网络)

一石二鸟

前人栽树后人乘凉。随着时间推移,史起的治理之策逐渐显现出功效。史起在防水之前,早已考虑到漫灌之后的排水方案,继任者按策而行,漳河之水带走了邺城土地中的盐碱成分。同时,泛滥河水中的肥沃淤泥沉淀下来,使土地品质大大提升,一害去,一利来,以成一石二鸟之效。

邺城之田焕然一新,“终古舄卤兮生稻梁”,民众大获其利,魏国也升级了一个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。这其实就是《吕氏春秋》记载的“浴土”之法,放淤压碱,改造之后的邺城农田,亩产达到一钟,可以媲美郑国渠滋养的关中良田。

史起开河,惊世骇俗,却能富国兴邦,然而日益没落的魏国已经容不下能人志士。往昔大魏,文武雄烈,处在战国改革的最前沿,然惠襄无继,霸业消散。吴起走了,商鞅走了,范睢走了,史起也留下了遗憾。大国兴霸,胜在庙算无漏,胜在贤能尽显,胜在矢志不移,魏一误再误,终败其国。

读史小记:魏·史起开河

(图片来自网络)

本文作者:云水映青山(今日头条)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toutiao.com/a6692205800678490627/

声明: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,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;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,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

Tags:漳河   西门豹   战国时期   农业   吕氏春秋   商鞅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