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安史之乱前,李隆基曾摆酒劝和几位边疆大将,为何不起作用?

网络整理 2019-05-08 最新信息

大家好,我是猫叔,很久没有更新唐史系列的小文了,承蒙网友不弃,今日偷得些许空闲,咱来聊聊安史之乱前,李隆基劝和几位边疆大将的故事。

自从李林甫归西之后,杨国忠为了争宠,不停地给安禄山穿小鞋,无奈的是,却碰了一鼻子的灰。他逐渐意识到,要想扳倒这位如日中天的边疆大将,只靠自己的力量恐怕难以成事,于是,他就开始寻找外援。那么,谁会进入杨国忠的法眼呢?自然得是一位重量级人物了。没错,正是那位威震吐蕃的名将——哥舒翰。

安史之乱前,李隆基曾摆酒劝和几位边疆大将,为何不起作用?

边将画像

哥舒翰也是胡人,属于突厥贵族,出生于官宦世家,从小就锦衣玉食。他的父亲曾经官居唐朝西域的安西副都护,也算是封疆大吏了。他的母亲是于阗国的公主,可以说,爹娘都出身富贵人家,所以,在四十岁之前,哥舒翰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,四处惹是生非,毫无建树。后来他爹去世之后,按照朝廷规制,哥舒翰需要在长安守孝,就是在长安期间,四十岁的哥舒翰开始尝尽人间冷暖,甚至被小小的长安县尉羞辱得抬不起头。守丧结束后,哥舒翰决定发愤图强,离开长安,进入了唐朝远在西域的军营。

这家伙是个狠角色,凭借着军功,一路高升,如今居然做到了节度使的位置,成为举足轻重的封疆大吏。他坐镇西北的时候,几乎一直压着吐蕃打,确实遏制住了吐蕃的扩张劲头,收复了黄河九曲,使唐帝国对西域的控制更加牢固,所以,李隆基对哥舒翰相当器重。

安史之乱前,李隆基曾摆酒劝和几位边疆大将,为何不起作用?

威震西域

找这么一位盟友,杨国忠当然高兴得不得了,自身的实力也得到了极大加强。那么,哥舒翰会买杨国忠的账吗?以当时的情况来看,他还真买了,原因很简单,他跟安禄山尿不到一个壶里去,俩人相互看不惯,几乎势同水火。他俩究竟是什么矛盾,这个史书上没有详细说明,只是说他俩素来不睦,至于理由,咱也只能猜了。大约同是武将,属于竞争关系,日子长了,龃龉也就免不了了,这不是重点,咱就不必纠结于此了。总之,杨国忠算是见缝插针,看到了哥舒翰与安禄山之间的矛盾,于是就添油加醋了一番,拉拢哥舒翰一起对付安禄山。

安史之乱前,李隆基曾摆酒劝和几位边疆大将,为何不起作用?

边军示意图

一来二去,这几位冤家相互打小报告,李隆基就觉察到了他们之间的矛盾。这里面所说的“他们”是指杨国忠、哥舒翰、安禄山,还有另外一个节度使:安思顺。历朝历代,将相不和,将帅不和都不是国家的幸事,熟读史书的李隆基当然不会不明白这里面的道理,于是,他就想充当和事佬,让这几个重臣和睦相处。撇开杨国忠不说,毕竟这三位猛将都是李隆基的左膀右臂,缺了哪一个,都难受。李隆基想了一个办法,他对安禄山、哥舒翰、安思顺说:“你们三个都是朕的重臣,就烧黄纸结为异性兄弟吧。”表面上看,这确实是个好主意,男人之间的矛盾嘛,喝顿酒就能解决,如果一顿酒没解决,那就两顿酒,再拜个把子。这办法放到今天依旧好用。

安史之乱前,李隆基曾摆酒劝和几位边疆大将,为何不起作用?

巧舌如簧的安禄山

既然皇帝都开口了,这仨人也不可能不给面子啊,谁让皇帝老爷子没面子,恐怕谁就得没命。于是,三个人就硬着头皮烧了黄纸,拜了兄弟,从此成了一家人了。可是,这几个家伙依旧面和心不和。李隆基也不是傻子,当然能感觉到,为了把和事佬当到底,他派自己的铁杆心腹高力士摆了一桌酒饭,邀请三位节度使同时出席,希望能再加把火,让这三位武将能够冰释前嫌。

安史之乱前,李隆基曾摆酒劝和几位边疆大将,为何不起作用?

李隆基

饭局一开始,气氛还是不错的。安禄山首先端起了酒杯,对哥舒翰说:“我父亲是个胡人,母亲是突厥人,兄长(指的是哥舒翰)的父亲是突厥人,母亲是胡人,这么一算,咱俩还能挂点偏亲戚,怎么就不能和睦相处呢?”说完,用深情的眼神看着哥舒翰。这时候,就看哥舒翰给不给这个脸了。

既然安禄山这么有诚意,作为突厥汉子,性格豪爽的哥舒翰肯定不能把人家的脸扔地上踩踩,于是就说了一句话,《旧唐书》是这么记载的:

古人云:狐向窟嗥不详,为其忘本故也。兄苟见亲,翰敢不尽心?

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?翻译成现在的语言就是,狐狸冲着洞穴嚎叫属于不祥之兆,因为这是忘本的行为,老兄你如果愿意跟兄弟亲近,兄弟我怎么会不尽心尽力呢?说白了,哥舒翰是想表达自己同意冰释前嫌的态度,可是,他忽略了一件事:安禄山是个大老粗,根本听不懂这些文绉绉的话。哥舒翰虽然是突厥人,但出身于贵族,从小受到了非常正规的教育,文化水平还是比较高的,而安禄山出身贫寒,根本没读过什么书,哪里听得懂这么高级的语言。

安史之乱前,李隆基曾摆酒劝和几位边疆大将,为何不起作用?

酒局劝和

安禄山听完哥舒翰的话,勃然大怒,骂道:突厥狗,你竟然如此嚣张!这让哥舒翰有些莫名其妙,没文化真可怕,压根没办法交流。安禄山没听到哥舒翰的诚意,只听到一个“狐”字,“狐”与“胡”同音,他觉得哥舒翰瞧不起自己,是在讽刺他。真是“我本将心向明月,无奈明月照沟渠”,养儿不读书,不如养窝猪啊,这安禄山简直不可理喻,于是酒局不欢而散,俩人矛盾没有被调和,反而加深了。李隆基好心却办了坏事,一步一步将安禄山逼到了造反的境地。

安史之乱前,李隆基曾摆酒劝和几位边疆大将,为何不起作用?

安禄山

李隆基的一场好心说和,不想反而增加了边将不睦的程度,造成安禄山越来月没有安全感,这个,该怨谁呢?来,朋友,别走,留言讨论一番吧。

好了,今天关于唐朝的小文就写到这里吧,下期见。

我是猫叔,专心原创,欢迎关注。

本文作者:猫叔说历史(今日头条)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toutiao.com/a6688464806216729095/

声明: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,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;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,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

Tags:唐玄宗   安禄山   哥舒翰   唐朝   杨国忠   旧唐书   不完美妈妈   长安   李林甫   文化   高力士   读书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