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赵光义是怎么弄死赵匡胤儿子的(赵匡胤之死知乎)

网络整理 2022-05-17 最新信息

赵光义是怎么弄死赵匡胤儿子的

赵光义是怎么弄死赵匡胤儿子的

赵匡胤和赵光义

01

中国历史上,有两个著名的皇帝在传位大事上没有按常理出牌,一个是大家最熟悉的朱元璋传位于孙子而不是儿子,原因仅仅是因为他喜欢那个名叫朱允炆的孙子,为了让这个性格软弱的孙子今后能够稳坐江山,还不惜杀了众多为他打江山的开国功臣。他不按常理出牌的结果,是引发了叔侄之间长达数年的火并。

另一个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。这一位更让人费解,把皇位传给了弟弟。

史上传位于弟弟的皇帝并非他一个,为什么唯独他让人费解呢?因为其他传位于弟弟的皇帝,大多是因为没有儿子。而这个赵匡胤不但自己有儿子,而且还有四个,即使夭折了两个,也还有两个,即长子赵德昭和次子赵德芳。

最重要的是,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这两个儿子都是混蛋或者傻蛋,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将来不能胜任皇帝这个工作,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不喜欢这两个儿子,更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喜欢弟弟赵光义胜过两个儿子。

为了解开这些谜团,还得从赵匡胤之死说起。

有人把赵匡胤之死称为“千古之谜”,因为他既死得突然又死得蹊跷,有关史籍也未留下确切的记载,倒是留下了“烛影斧声”这个悬案。

赵光义是怎么弄死赵匡胤儿子的

所谓“烛影斧声”,是指赵匡胤和弟弟赵光义发生的一次激烈争吵。那一次赵匡胤病重,觉得时候不多了,就把赵光义叫来商量事情,有人远远地看见烛光下赵光义时而离席,好像在躲避什么,然后就听见赵匡胤引柱斧戳地的声音,同时听见赵匡胤大声说:“好为之!”

争吵过后,一代雄主赵匡胤就暴卒了,其弟赵光义继位。

02

关于这次兄弟俩的争吵,一直以来都有两种说法,一种说法是赵光义在争吵中害死了他哥赵匡胤,所谓的斧声是他们打斗的声音,赵匡胤当时生了大病,自然打不过赵光义,或者根本不是兄弟俩在争吵,而是赵光义直接把他哥弄死了。

另一种说法要“温柔”得多:太后杜氏去世前与赵匡胤立过“金匮之盟”,定下太祖去世后由其弟光义继位的盟约,所以当时只是赵匡胤对赵光义嘱咐后事。

后一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。这是因为:其一,既然是嘱咐后事,怎么可能有这么大动静?赵匡胤临终嘱咐之事,即使赵光义不愿遵守,也不可能当场顶撞,惹他哥生那么大的气,事后来个阳奉阴违就行了。要知道,赵匡胤不但是他哥哥,抛开长兄为父的封建伦理不说,更重要的是他是皇上,他们是君臣关系,臣下顶撞君上,任何朝代都是大逆不道,赵光义不可能那么傻。

赵光义是怎么弄死赵匡胤儿子的

其二,就算所谓的“金匮之盟”是真的,但杜太后让赵匡胤把皇位传给赵光义是有前提的,前提是——假如赵匡胤去世时其儿子太小。

赵光义是怎么弄死赵匡胤儿子的

《宋史·杜太后传》里面记叙:

建隆二年,太后不豫,太祖侍乐饵不离左右。

疾亟,召赵普入受遗命。

太后因问太祖曰:“汝知所以得天下乎?”

太祖呜噎不能对。

太后固问之,太祖曰:“臣所以得天下者,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。”

太后曰:“不然,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。使周氏有长君,天下岂为汝有乎?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。四海至广,万几至众,能立长君,社稷之福也。”

太祖顿首泣曰:“敢不如教。”

太后顾谓赵普曰:“尔同记吾言,不可违也。”

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,普于纸尾书“臣普书”。

藏之金匮,命谨密宫人掌之。”

当他妈问他是如何得到天下的,赵匡胤回答说托祖宗和太后的福,他妈说别扯这些没用的,你之所以轻而易举地得了天下,是因为周世宗的儿子太小,让你捡了个便宜,如果周世宗有成年的儿子,你小子是得不到天下的。

杜太后的意思非常明白:假如你百年之后也是这种情况,为了天下不至于落入他人之手,就把位子传给你弟弟吧,他是成年人,不容易那么被人欺负,否则,你就会步周世宗后尘。

正因为这样,赵匡胤才毫不犹豫地让宰相赵普做见证者和记录者,还对赵普说:“尔同记吾言,不可违背也。”

03

赵光义是怎么弄死赵匡胤儿子的

赵德昭(951年—979年)

那么,赵匡胤遵守杜太后的遗嘱了吗?

从他“传位”给弟弟赵光义来看,似乎是遵守了。

可是,他死的时候,长子赵德昭已经二十出头了,在平均寿命比现在低得多的当时,二十多岁可以算中年人了,无论如何也不能算“幼儿”。

幼儿不能传,难道中年人也不能传?

也就是说,在他的儿子已年近中年的情况下,赵匡胤把位子传给弟弟,不但是对杜太后遗嘱的公然违背,也违背了他自己“敢不如教诲”的承诺。

这就更说不过去了。

要想既不违背太后的遗嘱,也不违背自己的承诺,赵匡胤只能把位子传给已经成年的儿子。

可事实上,最后得的皇位的不是他的儿子。

分析到这里,事情很清楚了,所谓的“金匮之盟”,极有可能是伪造的。所谓《宋史·杜太后传》中的这个桥段,其真实性也值得怀疑,极有可能也是伪造的。

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,篡改史实、伪造历史的皇帝多了,别人干得,他赵光义为毛干不得?

伪造者自以为天衣无缝,却没想到留下了明显的破绽,经不起推敲。

值得说明的是,历史上虽然不少人都相信所谓的“金匮之盟”,但至今未找到盟约的原文,这也是怀疑派和相信派至今争论不休的原因。

赵光义是怎么弄死赵匡胤儿子的

从以上分析可知,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,“赵光义害死哥哥赵匡胤而上位”之说,是能够成立的。

04

实际上,赵光义害死的不止他哥赵匡胤,还把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也害了。

赵德昭知道,皇位本来是他的,却被叔叔夺了去,他不甘心,想夺回属于他的东西。

太平兴国四年(公元979年)正月,赵光义调集数十万大军,御驾亲征攻打北汉,将北汉都城太原围得水泄不通。

拿下太原后,赵光义意欲乘胜拿下燕云十六州,挥师东进。

出征时,赵光义特意把赵德昭带在身边,名义上是让他到前线锻炼锻炼,实际上是为了防止他趁机在京城搞事。

这从侧面证明赵光义的帝位来得不正当,心中有鬼,否则他没必要怕他。

进攻幽州前一天的夜里,诡异之事发生了,没有任何征兆地,军中突然传开一个惊人的消息:皇帝赵光义不知所踪,必须马上拥立赵德昭为新皇帝!好在很快有人出来辟谣,事情得以平息,未进一步造成混乱。

赵光义是怎么弄死赵匡胤儿子的

这种谣言一出,赵光义心中岂能痛快,但因在打仗,也不好发作。

此事虽然是一个谣言,却非同小可,性质极其严重,意味着背后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,而制造这个阴谋的人,不用说他也知道是谁。

所以回到京城后,赵光义依然很郁闷,迟迟不对有功的官兵进行奖赏,而按当时的规矩,奖赏不能超过半个月。

这说明赵光义的心智被这个谣言彻底扰乱,连奖赏有功将帅这么大的事也没心思做。

皇帝迟迟不提奖赏之事,将帅们议论纷纷,说什么的都有,有的甚至积了一肚子怨气。

将帅们的怨气,让赵德昭都听不下去了。

这样下去,说不定会出事,这些当兵的,可不是省油的灯,把他们惹急了,什么事都干得出来!看来这个叔叔把这事儿忘了,有必要提醒提醒。

他找了个机会,不料刚开口,赵光义就勃然大怒,仿佛这股怒火早就准备好了,就等这小子来撞枪。

于是他果断地扣响了扳机,朝赵德昭大吼:“我都不急,你急啥?等你当了皇帝再赏也不迟!”

当天晚上,赵德昭就自杀了。

05

叔叔骂他一句就自杀,是他太脆弱了吗?

不是。

是他从赵光义那句话里,读出了满腔“杀气”。

很显然,赵光义把那个谣言的制造者锁定了他,只是尚未查证而已,而一旦查证,这就是灭九族的弥天大罪!为了避免伤及无辜,自我了断是最佳选择。

实际上,赵德昭的自杀可以说是上了赵光义的“当”,正好了了他的心病,因为他早就想除掉这个侄儿,留着他总是隐患,但一直苦于没有机会和理由。

当赵德昭向他提到奖赏有功将帅之事,他的反应之所以那么强烈,说出那么重的话,目的就是逼他自行了断!

谢天谢地,那小子很“配合”。

应该说,两个人的目的,都达到了。

赵德昭用他一个人的生命,避免了即将到来的血雨腥风,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。

老王:我与本文作者观点有出入的地方在,金匮之盟 我相信是真的,因为宋史有记载。

不过赵匡胤死的时候距离金匮之盟已经过去15年,他自己的儿子已经25岁,根本不是幼小好吗?

“哥哥反悔,弟弟干掉哥哥…”

这个可能是有的。

赵光义登位后对大哥的儿子还不错,在那个称呼高于一切的社会,叫赵德昭“皇子”而不是“皇侄”,意思就是会还位给他。

不过他也很快想把皇位留在自己家里~

“皇子”又变成“皇侄”!

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奇葩,赵构建了南宋后赵光义就绝后了。于是再还位为太祖一脉——十世孙为宋理宗!

Tags:金匮之盟   赵普   赵德昭   赵匡胤   周世宗   宋史·杜太后传   赵光义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