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诸葛亮五出祁山,其实只走了2次祁山道,还有3次去哪儿了?(三国诸葛亮六出祁山在什么地方)

网络整理 2022-05-17 最新信息

背景:公元225年,诸葛亮平定南中,后方既定,公元226年,魏文帝曹丕逝去,魏明帝曹叡登基,此时,北魏军事多囤于东南战线与东吴对峙,也就是在这一时期,诸葛亮看到了最好的北伐时机,蜀汉偏安于一州,不思进取,则只能坐以待毙,所以北伐开始了!

益州有天险,自古皆言“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”,从外进攻益州难,而想要从益州伐外同样困难重重,《三国演义》中提到诸葛亮曾经六出祁山,但实际记载中,诸葛亮只有5次主动北伐的记录,还有1次是北魏伐蜀,诸葛亮仅是率军防守。

诸葛亮五出祁山,其实只走了2次祁山道,还有3次去哪儿了?


但即便是这5次主动北伐,诸葛亮也并没有“五出祁山”,因为他选择的北伐路线不同,真正走到祁山的,只有2次,那么说到这里,就不禁纳闷了,蜀汉出兵伐魏,本就困难重重,为何每次走的路还都不一样呢?如果走的是同一条路,不是更加轻车熟路吗?从不同的路线出兵为了什么?又有什么好处呢?

一、北伐大军的5路选择

诸葛丞相北伐,自古及今都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,以区区一州之地以小搏大,没人会相信诸葛丞相会真正的成功,可能诸葛丞相自己也不相信有生之年能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,这一点从诸葛丞相的进军路线就可以充分的说明。

从蜀汉川中到曹魏腹地关中,道路并不好走,因为中间隔着一组茫茫无边无际的大山,这组大山有一个响彻寰宇的名字,叫“秦岭”!

从汉中出发,翻越莽莽秦岭,有4条路可以进入关中,分别为:陈仓道、褒斜道、傥骆道和子午道。


诸葛亮五出祁山,其实只走了2次祁山道,还有3次去哪儿了?


除此4条路线外,还有1条行军路线“祁山道”,也就是被后世津津乐道的“出祁山”。

不过从图中可以看出,“祁山道”其实已经不在秦岭范围内了,而是更向西靠近陇右的一条大路。

那么这里的问题在于,按理说,诸葛丞相北伐中原,最该选择的应该是最近的一条路线才对,毕竟古代后勤运输格外困难,蜀汉北伐大军也曾多次因为后勤补给的问题被迫退军,那么诸葛丞相为何在进军路线上偏偏舍近求远,独独偏爱“出祁山”呢?

二、为何不走最近的1条路?

从蜀汉北伐的5条线路图可以看出,从汉中出兵,最近的1条线路应该是出“子午道”

提到“子午道”想来大家也不会陌生,蜀汉大将魏延提出的“子午谷奇袭”,正是希望率领一直奇兵,出子午道,奔袭长安,十日之内,即可兵临城下,且不谈魏延之谋能否成功,但足可见,从“子午道”是出秦岭的确是最快的路线。

延曰:"闻夏侯楙少,主婿也,怯而无谋。今假延精兵五千,负粮五千,直从褒中出,循秦岭而东,当子午而北,不过十日可到长安。楙闻延奄至。比东方相合聚。"裴松之注《三国志》“魏略”

既然“子午道”线路最近,为何诸葛丞相不就近选择“子午道”呢?就算“子午道”路途艰难不利于大军出发,那么再不济也可以走“傥骆道”或者“褒斜道”也好啊,也是要比“出祁山”近很多的,可是诸葛丞相不仅没有选择最近的道路,就连最靠近子午道的“骆谷道”也从来没有走过,而是偏偏直接挑了一条最远的进军路线,“出祁山”!


诸葛亮五出祁山,其实只走了2次祁山道,还有3次去哪儿了?


难道是诸葛丞相嫌蜀汉粮食太多,后勤补给太快,故意挑最远的路走?

究竟是不是这样,咱们姑且不谈,而是先来说,如果咱们按照现在的思路“就近原则”,不出祁山了,而是改走“子午道”,那么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?

魏延曾经提到,兵出“子午谷”,十日即可拿下长安,到时候和丞相合兵一处镇守长安,即可成大事矣,那么这样想的话,还于旧都兴复汉室就真的有望了,不过被后世无数争议的地方却在于,魏延一支奇兵,真的能够拿下重镇长安吗?

当然了,咱们也不谈一支奇兵是否能够拿下长安,而是要说,即使魏延真的如愿拿下长安,那么然后呢?

长安固然乃一座金城,但也不能忘了,这时候北魏可是占据了整个雍州关中以及陇右地区,即使蜀汉拿下了长安,其结果也无非就是“孤军守孤城”


诸葛亮五出祁山,其实只走了2次祁山道,还有3次去哪儿了?


长安距离蜀汉前沿阵地汉中有千里之遥,军队尚且不易穿梭,更别提后勤补给了,到时候哪怕蜀军拿下了长安,面对的却是,西有陇右关中大军,向东更是北魏核心腹地,两面受低,困守孤城,这样的局面对蜀汉大军真的有益吗?试问一支无险可守悬空于敌方腹地的军队,要怎么才能守得住一座孤城?

所以纵观诸葛丞相五次北伐,都没有选择过最近的“子午道”,不是不敢冒险,而是认为冒险了也没用,孤军拿不下长安,只拿下了长安也没用。

那么不说最近的“子午道”,丞相兵出“祁山”却又是为了那般呢?

三、“出祁山”的魅力何在?

纵观诸葛丞相五次北伐,“出祁山”有2次,出“陈仓道”有1次,出“褒斜道”1次,还有1次取武都阴平,没有到达祁山。

咱们先来说“出祁山”,从地图上可以看出,自汉中出兵伐魏,那么“出祁山”其实是最远的1条路线,而丞相第一次北伐,就选择了“出祁山”,无疑是经过了深思熟虑,那么“出祁山”究竟是为了什么呢?


诸葛亮五出祁山,其实只走了2次祁山道,还有3次去哪儿了?


这就不得不提一个重要的地名,“陇右”

蜀汉以一州之地伐魏,即便在现在看来,也像是一种妄想,丞相自己也不可能不知道蜀汉和北魏的差距,但有差距难道就不伐魏了吗?那么蜀汉立国意义何在?

伐魏肯定是要继续伐的,不过得讲究策略,以小搏大该怎么搏呢?两军对垒一战定输赢?即便丞相真是神机妙算,在绝对差距的实力面前可能也显得乏力,所以丞相选择“出祁山”的原因就来了,“出祁山”真正的目的只有一个,或者说,北伐的第一阶段目标只有,那就是“取陇右”!

蜀汉妄想以一州之地,抗衡占据天下十分之七的北魏,别说还于旧都了,就是和东吴相比也相差甚远,但如果能搏取陇右,自陇右和汉中双线出兵,就极有可能拿下关中,到那时便可效仿高祖以争天下!

所以对于国小而力少的蜀汉集团而言,“陇右”就成了是否能够兴复汉室乃至存活与否的关键命脉,“陇右”不平,则关中不平;关中不平,则天下难定!


诸葛亮五出祁山,其实只走了2次祁山道,还有3次去哪儿了?


我们现在翻看史书可以看到,丞相一辈子的北伐,基本上都是在跟“陇右”做斗争,与其说丞相一生困于祁山,但不如说丞相一心只在陇右!

四、为何不走同一条路?

既然“出祁山”意义如此重大,那么丞相五次北伐,为何不都走同一条路呢?出陈仓道,出褒斜谷,屯兵五丈原又是为了什么呢?

且不谈走同一条路,敌方有意防备外,咱们再来看另外2条出兵情况。

丞相第2次北伐,经陈仓道伐围陈仓,遇到了守将郝昭坚守不出,再加之蜀汉大军后勤补给不足,无奈退军;第5次北伐,也即丞相最后一次出兵伐魏,屯军于五丈原,正面对峙司马懿,可惜司马懿同样也坚守不出,丞相最后积劳成疾星落五丈原。


诸葛亮五出祁山,其实只走了2次祁山道,还有3次去哪儿了?


“陈仓”在历史上可是赫赫大名,属于扼守关中的重镇,西汉开国将军韩信便是“明修栈道暗度陈仓”,从而取三秦平关中,以至定鼎天下,足可见陈仓在地位之重要,丞相选择进攻陈仓不足为奇,只是没想到的却是,遇到了魏将郝昭坚守不出,攻打多日不下,只好无奈撤军。

而“五丈原”呢?除了那是丞相殒身之所外,可能大家对此了解不多,但看了这张图之后就会明白丞相驻军五丈原的深意了。


诸葛亮五出祁山,其实只走了2次祁山道,还有3次去哪儿了?

“五丈原”本身是一处高地,蜀汉军抵达五丈原后,便采取了一边练军一边屯田的攻略,这一次丞相摆明了是要做持久战的准备,可为什么偏偏选择了五丈原呢?这是因为,五丈原易守难攻,且连通渭水北岸的北原后,就形成了一种扼守之势,即可切断关中与陇右的联系!

不过该想法却被魏将郭淮识破,提前领军驻守北原,还没等修建好防御营垒,就迎来了蜀军冲锋,可见丞相屯军五丈原,对北原是早有想法的。

郭淮曾向司马懿进言:如果诸葛亮占领北原,连接北山,就可能切断关、陇通道。

所以看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吗?虽然诸葛丞相五次北伐都没有走同一条路线,但不管是直接兵出“祁山”,还是选择进攻陈仓,亦或是屯军五丈原,其实都只有一个核心目标:志在陇右!

五、成于陇右,败也陇右

还记得马谡失街亭吗?区区一个小镇何至于被丞相如此看重?其实也正是因为,街亭乃扼守关中支援陇右的重要战略点,街亭一失,连通了北魏关中和陇右的路线,本来已经拿下的陇右三郡,也只能被迫放弃。

说到底,还是蜀汉国力不济,以小搏大,打赢了对方只能伤筋动骨,可打输了自己却承受不起那个代价,所以诸葛丞相不敢犯一次失误,哪怕错失良机,也不敢冒险搏击,只能寄希望于“蚕食”,第一步拿下陇右,而后可徐图关中,再取天下。


诸葛亮五出祁山,其实只走了2次祁山道,还有3次去哪儿了?


要说丞相北伐的最好机会,其实也就只有第一次,兵锋所指所向睥睨,那也是丞相离拿下整个陇右最近的一次,如果马谡坚守街亭,等到丞相拿下整个陇右,那么三国鼎立又将会出现另一种局面了,可惜世事没有如果,此后半生,诸葛丞相乃至整个蜀汉国运,都只能被陇右所牵制,可以真正的说:

“成也陇右,败也陇右!”

往事一杯浊酒,惯看秋月春风。客观看待丞相的用兵方略,不敢说完全正确,但至少没有出现过大错,如果说,丞相还有什么没有是算到的,那么也就是他自己也没想到,五丈原会成卧龙的殒身之所。

参考书籍:《三国志》、《三国演义》、《晋书》

Tags:诸葛亮   北魏   魏延   曹丕   汉中   秦岭   长安   裴松之   三国演义   曹叡   三国志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