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历史中细思极恐的事:商鞅为什么要得罪太子?一石三鸟(赢虔简介)

网络整理 2022-04-26 最新信息

历史中细思极恐的事:商鞅为什么要得罪太子?一石三鸟

商鞅

《资治通鉴》记载商鞅变法“令行期年,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。于是太子犯法。卫鞅曰:“法之不行,自上犯之。太子,君嗣也,不可施刑。刑其傅公子虔,黥其师公孙贾。”明日,秦人皆趋令。”

翻译成日常白话文就是,商鞅的新法在民间已经施行了一年,但是数以千计的秦国老百姓都说新法不方便。正巧这个时候,还是太子的秦惠文王触犯了商鞅新法。商鞅就说说:“新法不能顺利推行,是因为上层的人带头犯法。” 要依新法处罚太子。但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,不能对他施以刑罚。便处罚太子的两个老师,公子赢虔被消掉鼻子,公孙贾脸上被刺字。果然第二天,秦国人就都遵守新法了。

平时我们都会想,商鞅有必要这么认真吗?稍微变通一下,降职罚俸或许还可以被太子,或者太子的两位老师所感激。

商鞅做过很多得罪人的事,最严重的,就是开篇材料里的那一件。太子犯法,把秦王哥哥的鼻子都给削了,我想想都觉得痛,不由自主的摸摸自己的鼻子,看还在不在。何必那么认真,要知道太子傅是公子虔,也就是赢虔,赢姓宗族的人,也是武将领袖,太子师师公孙贾,算是文官的代表。一个贵族鼻子没了,一个文官脸上刺了字,商鞅这是杀人诛心啊。

历史中细思极恐的事:商鞅为什么要得罪太子?一石三鸟


商鞅傻吗?首先,商鞅的智商是正常的,当初他在魏国时,他的老师公叔痤向魏惠王推荐他,魏王不重视,于是公叔痤说:如果您不用他,就杀了他,不要让他跑到别的国家去。公叔痤想以退为进,拐着弯在强调卫鞅真的很有才。结果魏惠王仍然是不听。公叔痤见魏王不用商鞅,于是赶紧把卫鞅叫来,说让他赶紧离开魏国,魏王要杀他了。结果卫鞅直接回了一句:我不走,魏王既然不会用我,自然就不会杀我。这一句话的逻辑就是:如果魏王不用我,那是觉得我没本事,身为大王何必杀一个没本事的的人呢?再者说,如果魏王觉得我有本事,那更不可能杀我,只会用我。从这就可以看出商鞅逻辑严密,一点都不笨。况且商业还是能写出《商君书》的人所以说,商鞅不傻,他在处罚两位太子老师的是就是慎重考虑过后果的。

为什么?首先,秦国才刚开始变法,变法改变了原有的利益分配模式,必然要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,而秦国贵族和官僚就是既得利益者的代表,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,而此时的秦国自秦厉共公之后几代君位动荡,河西地区也魏国夺取了,国力大为削弱,经不起内讧。所以商鞅要稳住这些贵族,为变法争取时间。但是稳住贵族唯一的办法就是取消变法,保护贵族这个既得利益者的利益。可是,商鞅商鞅入秦就是来变法的!

于是乎,商鞅想了个办法,第一,把秦国的实权人物全都得罪,削了公子赢虔的鼻子,得罪宗室权贵,往公孙贾脸上刺字,得罪文官集团,两个人都是太子的老师,也是把太子给得罪了。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在那些被伤害利益的贵族吃了个定心丸,在他们眼里,只要秦王嬴渠梁一死,商鞅马上就会被清算,变法会失败,贵族们会依然得到失去的利益。同样的案例还有雍正,雍正上位后,将八阿哥胤禩其改名为允禩,先进封其为和硕廉亲王,命办理工部事务,兼理藩院尚书,主要是为了稳定八爷党和朝政。但是雍正帝坐稳根基后,找各种借口削掉八阿哥的王爵,并圈禁。

秦国这些贵族有了这样一种希望在,不至于绝望,在没有十分把握能造反成功的时候,就不会造反,毕竟造反有风险,只有彻底绝望的人才会和人拼命,这就是:事别做绝,给别人点希望,不然他会找你拼命!一旦贵族有了这种心态,秦国这个风雨飘摇中的国家。

其次,杀猴儆鸡,稳定新法。这个就比较容易理解,就是杀猴给鸡看,太子触犯新法依然受到惩罚,以后办谁都会让人心服口服,因为法贵一,一视同仁的一。

再次,稳定自己的权力地位。只有有权,才能推动变法的实施,没有权力该怎么施展才学实现抱负?要知道商鞅的权力是秦王嬴渠梁授权的,商鞅只是权力的代理人,为了让秦王放心授权更大的权力,商鞅主动通过得罪宗室,得罪太子,得罪文官,做成孤臣,只有成为孤臣,这样秦王才能放心。秦王信任他,不是仅仅是因为他是个变法人才,更因为他是一个和秦王绑在一起的孤臣,他没有了皇帝的支持,什么都不是。

所以,通过这一次得罪太子事件,商鞅稳定了国家,稳定了新法,稳定了自己的权利。

Tags:商鞅   我在宫里做厨师   雍正   允禩   秦孝公   公叔痤   资治通鉴   魏惠王   秦惠文王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