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南阳南召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 藏着一座楚王行宫

网络整理 2019-06-07 最新信息

地处中原大地的河南省,总是与“地大物博,历史悠久”之类的关键词联系在一起。知名媒体人杨桐先生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:“河南就是这样一个地方,做为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发源地,每一块土坷垃里都能捏出来历史和文化。”

这句话毫无夸张的成分。根据史料记载,从夏商以来,有22个王朝在河南建都(这还不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小国家),长达两千多年。因此人称“一部中原河南史,半部华夏中国史。”即便穿越了千年的时光,依然遗留下难以计数的珍贵文物,无声地诉说昔日的辉煌。更有甚者,就连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里,都掩藏着许多让人咋舌的珍贵文物。

比如,河南省南召县云阳镇第一小学。

南阳南召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 藏着一座楚王行宫

在校长的解说下,我们很快就云阳镇第一小学的前身,是楚王行宫,且是国内唯一的楚王行宫。明朝成化十二年(1476年),人们在楚王行宫遗址上建造了一座文庙。到清朝末年,这里又变成了一所讲学授课的学校。

既然是楚王行宫和文庙遗址,必然有文物遗存下来。

虽然云阳镇第一中心小学的门楣与一般学校并没有什么区别,但学校大门旁边的下马石,显示出了不一样的地方。下马石上赫然镌刻有“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”字样,庄严森然,令人肃然起敬。

南阳南召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 藏着一座楚王行宫

从二道拱门进去,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充满历史文化味儿的园子。花木葱茏间,掩藏着几处古色古香的古建筑:东庑、西庑是祭祀历代先贤先儒的场所,廊坊墙壁上镌刻着劝学向善的段段箴言。一对明朝石狮由护栏围着,它们也是文庙历史的见证者。

南阳南召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 藏着一座楚王行宫

在通往文庙大殿的路上,还有一座状元桥。在等级森严的古代,寻常人等是不允许从状元桥上通过的。当然,时过境迁,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,都可以大摇大摆地过状元桥。

南阳南召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 藏着一座楚王行宫

过状元桥后,面前是一座戟门。这座戟门是楚王行宫的遗迹之一,所谓“戟门”,是古代帝王外出时,在止宿处插戟为门的意思。

南阳南召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 藏着一座楚王行宫

2000多年前,南召县位于楚国的边境地区。那时候,楚国属于春秋五霸之一。大约在公元前688年,楚文王在今天云阳镇所在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行宫。后来,楚庄王在这里主持召开了一系列“武城会盟”的会议。300年后,楚顷襄王又将行宫进行重修加固,以便他经常巡视边境。

我们继续往里走,两棵参天古树出现在面前。这是两棵柏树,树龄约2710多年,腰围3米有余。相传,它们为楚王与其爱妃亲手种植,因此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“夫妻树”。

南阳南召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 藏着一座楚王行宫

在两棵参天古树旁边,有一块字迹模糊的石碑,是明朝时期所立的“南召县庙学记”碑,上面隐约有“楚襄王行宫”字样。显然,这是对楚顷襄王重修加固行宫的记载。

南阳南召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 藏着一座楚王行宫

在学校的最里边,有明伦堂5间。这是明朝成化年间的南召县知县张珙创建。张珙重视教育,提倡儒学,在楚王行宫遗迹上修建了文庙。明伦堂即文庙的一部分。正德八年(1513年),南召县知县李玺对文庙进行了重修。

南阳南召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 藏着一座楚王行宫

此后几百年间,文庙得到了断断续续地重修,规模越来越大。到清朝末年,这里变成了一所讲学授课的学校。如今,成为云阳镇第一中心小学的校址。

走在校园里,看着操场上奔跑的学生,听着教室里的朗朗读书声,不禁感慨万千:昔日南召儒学的策源地,今天依然被用来教化人心。这是巧合,还是有着更深的涵义?(源/通史全球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​)

本文作者:南阳微宛报(今日头条)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toutiao.com/a6699318132038697483/

声明: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,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;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,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

Tags:南召   南阳   孔庙   河南   历史   楚顷襄王   明朝   清朝   儒家   文物   文化   楚文王   春秋战国   春秋时期   楚庄王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