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烈日炎炎的夏季,古人穿啥来纳凉?

网络整理 2019-06-30 最新信息

可能大多数人对古装的印象就是宽袖长袍、衣袂飘飘。但是现在拿着手机、蹭着wifi、吹着空调的你,一定也有一个疑问——就这天天高温警报的天气,古人可怎么办哟?那衣服一层层的,虽然是晒不到了,但是不会把人捂死吗?

古人夏天怎么穿?

明清时期,南京夫子庙贡院曾是全国最大科举考场,乡试秋闱正逢气候炎热的八月,加上考室逼仄,应试者常有中暑死亡的,为解决酷暑的煎熬之苦,专门制作的一种散热降温的服装——竹衣

烈日炎炎的夏季,古人穿啥来纳凉?

竹衣,俗称“隔汗衣”,衣由竹管珠编制而成,是一种中国明清时期重要的降温,祛暑的功能性服装。因其间隔身体与衣物从而增加空气流动,达到透气和隔汗的作用。

竹衣用细竹管穿结而成,穿在汗衫内衣与蟒服袍褂之间,能起到透气和解热的作用,但更重要的是隔绝汗水透出,防止穿在最外层的珍贵的丝织绸缎袍服因浸汗褪色变形。我国现存竹衣均为圆领对襟样式,分长袖马褂和无袖马甲两种。


竹衣原材料多选用产于广东、广西岭南地区的一种单枝竹,这种竹子生长在海拔300米至800米的石山上,其竿高可达1米至4米,竹枝直径只为4毫米至8毫米,十分纤细均匀,且表面光滑、韧性好、强度高。制作竹衣的材料采集后要去叶放置,自然风干。为了适应人体表面柔软及曲线起伏的特点,并便于日常动作幅度较大的伸展需要。

官员、戏子专用的奢侈品

竹衣因其制作工序极其繁琐、工艺精细,制造成本较高,一般老百姓生活中很少使用,是封建官员、科举应试考生、戏曲与戏剧演员、道士等达官显贵们和富裕人家的专属用品。在古代制作一件竹衣一个熟练工也需要一年多才能完成。

清末民初,戏曲演出空前繁盛,尤其京剧成为国剧,受到不同阶层观众的喜爱,有名气的演员收入较为丰厚,在戏服行头里边穿上竹衣隔汗透气,防止汗水玷污罩在外面的戏服,能起到通风凉爽的作用。有助于保护精美的行头。


烈日炎炎的夏季,古人穿啥来纳凉?

广安市博物馆 馆藏 民国竹衣


烈日炎炎的夏季,古人穿啥来纳凉?

天津戏剧博物馆馆藏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 竹衣子

明代竹衣穿连丝线因汗渍脏污及穿用磨损等原因绝大部分散佚,难以修补和保存。19世纪60-70年代美国发明并普及应用机械风扇作为夏季通风降温手段,竹衣的实用功能逐渐被替代。因此存世竹衣多为清代或者民国时期。据统计,全国现仅5家博物馆收藏有9件清代至民国时期竹衣,其价值不言而喻。


烈日炎炎的夏季,古人穿啥来纳凉?

穿竹衣


现代功能服装的鼻祖


烈日炎炎的夏季,古人穿啥来纳凉?

拍摄于1870年 身穿竹衣的商人

从现代服饰文化的角度分析,竹衣也可以看作是现代功能服装的鼻祖,从它身上可以看出为满足专业人士穿着舒适性的需要,早期工匠们在选材和制作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智慧和手艺。虽然现在传统竹衣在汉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已很难再见,传世实物也多有残损,其中大部分流落至国外。竹衣作为独特编制服装,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传统手工艺的高超技艺水平。

本文作者:域鉴(今日头条)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toutiao.com/a6707771283234357771/

声明: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,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;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,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

Tags:服装   京剧   清朝   戏剧   博物馆   戏曲   天津   广西   手工艺   明朝   广安   奢侈品   竹子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